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四百五十九章 安康(2 / 2)

祭文诵毕,女官合上册页,躬身退至一旁。

余少云上前一步,亲手取过线香,在烛火上点燃,待烟线袅袅升起,她双手捧着香,对着祭台深深叩拜三次。

方允娴、谢知意、沈落霞等人紧随其后,依次上香叩拜。

女官唱喏“祭礼毕”的话音刚落,余少云就急匆匆往外走,方才仪式进行到上香环节时,她眼角余光瞥见殿外廊柱后缩着个熟悉身影,正是在萧烁身边伺候的小太监小茗子。

这表明萧烁那边情况有变,余少云能忍着仪式结束,才离开,已是极限。

方允娴看着余少云远去的背影,勾唇冷笑,对倚红道:“瞧她那慌慌张张的样子,怕是大皇子那边又出了岔子。”

声音不大,却恰好能让旁边的谢知意听见。

谢知意只作未闻,缓缓往殿外走去。

出了奉天殿,谢知意便随着人流往文华殿去。

依《典仪志》冬至祭礼规制,祭天仪式毕,后宫嫔妃需与宗亲命妇、文武百官同往文华殿,共赴“冬至大宴”。

此宴为朝廷典宴,旨在“祭后聚臣,共贺阳生”,是冬至日重要的朝仪环节。

文华殿内暖意蒸腾,地龙将青砖烘得发烫,连空气里都飘着蜜渍果脯的甜香。

两侧紫檀木案依次排开,左侧为后宫嫔妃与宗亲命妇席位,右侧为文武官员席位。

女眷们已候了近半个时辰,低语渐渐歇了,只闻一片饮茶声,青瓷茶盏与杯托碰撞,发出细碎清脆的叮当响,偶尔夹杂着几声低低的笑语,却都刻意放轻了音量,不敢打破这殿内庄重的氛围。

方允娴猛地将茶盏掼在案上,瓷盏与紫檀木案面相撞,发出“当”的一声脆响,惊得殿内瞬间静了几分。

周遭女眷的目光“唰”地全聚了过来,或好奇,或探究,或带着几分看好戏的意味。

魏夫人坐在不远处,最是了解女儿的脾性。

看她这副模样,便知她会说出些蛮横的话来,忙不迭地朝方允娴递去眼色,唇瓣无声地翕动着,示意她莫要多言。

可方允娴视而不见,“皇后娘娘什么意思?祭礼时便精神不济也就罢了,如今迟迟不到,未免也太不将这冬至大宴放在眼里,也太不将这满殿等候的宗亲命妇、文武家眷放在眼里了!”

众女眷闻言皆屏息不言,殿内方才还隐约的茶盏碰撞声,此刻竟一丝也听不见了。

余少云的母亲李夫人帮女儿辩解道:“贵妃娘娘,大皇子高热缠绵多日,皇后娘娘守在病床前数日未眠。却仍强撑着完成了祭天仪式,这份对礼制的敬畏、对皇家的担当,是该被体谅的。之所以在大典后赶回皇子所,实在是母子连心,若不是记挂着皇家典仪,怕是早就在皇子所寸步不离了。更何况,眼下陛下与文武百官尚未抵达,皇后娘娘既未误了宴饮正辰,又何来‘迟到’一说?”

李夫人话音刚落,坐在一旁的襄王妃便轻轻点头附和:“李夫人说得在理。皇后娘娘对大皇子的牵挂,咱们这些做母亲的都能体会。如今大皇子病重,她心不在焉也是常情,咱们还是多些体谅,莫要让这点小事扫了冬至的兴致。”

方允娴脸色愈发难看,语气尖刻地反驳:“体谅?皇家典仪哪容得这般随意!就算大皇子病重,皇后娘娘既已应下主持祭礼与大宴,便该守好本分,岂能中途离场?如今陛下未到便罢,她身为中宫却先失了规矩,传出去岂不让宗亲百官笑话?再说了,谁晓得她是不是借着大皇子的由头,故意摆皇后架子!”

这话一出,殿内瞬间又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