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烊千玺站在街头看捏面人,指尖碰过的面团突然活了,化作《瑞鹤图》里的仙鹤,绕着他飞了三圈。宋徽宗远远望见,当即命人取来绢本:“此子风骨,当绘《高士听松图》。”
场景四:戏台的赤伶风骨
-时间:黄昏,勾栏戏台
-丁程鑫披上戏服,水袖拂过之处,后台的戏本自动翻开《赤怜》唱词。他刚唱到“乱世里伶人何往”,台下突然闯入金兵装扮的画中兵卒——原是一幅《中兴瑞应图》的残卷生了异变。
-刘耀文拽下戏服换上铠甲,竟与画中岳家军甲胄无缝契合。他持剑护在台前,严浩翔搬来鼓架,鼓声震得兵卒的墨色渐渐淡去。“谁说戏子无担当?”王源的唱腔陡然转高,与鼓声撞出金戈铁马的气势。
-唐僧取下念珠抛向空中,化作一串墨点,在戏台柱上凝成“精忠报国”四字。孙悟空一棒扫过,将残卷的戾气打散:“画里的恶,也怕人间的气!”郭若虚在台下落泪:“戏与山河同脉,伶人亦是脊梁——此节必书!”
场景五:画论的千年对话
-时间:深夜,图画院书房
-众人围坐看郭若虚整理书稿,他新添的章节里,马嘉祺的琴声化作“丝竹入画”,张真源研墨的姿态成了“匠心篇”,连白龙马饮水的倒影,都被记为“神骏得水而生辉”。
-宋徽宗提笔题跋:“画者,载道也。今观诸仙,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笔墨不过是借了人心的光。”王源接过笔,添了句“千年后,仍有少年读此画,如见故人”。
-宣纸突然起皱,画轴开始收卷。猪八戒把最后一块杏仁酥塞进嘴里,嘟囔:“下次来,得让画里的烤鸭活过来。”孙悟空拍拍郭若虚的肩:“记着,俺老孙不是画中仙,是护着这人间烟火的——齐天大圣!”
画轴合拢的最后一刻,众人回望:画院里的墨香仍在,瓦舍的笑声未落,山水间的少年身影,已与千年的笔墨融为一体。后来,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补遗里写道:“时有异客自画中来,携山河灵气,带人间烟火,证得‘画为心印’四字。”
而那卷被孙悟空划过的《溪山行旅图》,至今能在岩缝里找到淡淡的金光,像谁的笑声,落在了笔墨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