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310章 这是你朱由检的大明江山了!(2 / 2)

他手握锦衣卫,还有同样被启用的东厂,如今的大明帝王之权已是高度集中,几乎能与开国年间相提并论。

勋贵虽有抬头之势,却是朱由检乐于见到的。

天子之威,当加诸于海内外。

感慨良久,朱由检收回思绪,前往武英殿批阅奏折。

又是一日繁忙过去,朱由检回到乾清宫,见太祖朱元璋正和太子朱慈烺玩得火热,便轻轻咳嗽几声,才不疾不徐缓缓走近。

“前朝之事都处理完了?”

朱元璋停下动作问道,朱慈烺也在一旁乖乖巧巧重新盘腿坐下。

“是,回太祖,皆已处理妥当。”

朱由检颔首点头,端坐在朱元璋跟前,脸上才流露出一丝笑意,“梁国公已在京城之内安身立命,随同的还有他一众心腹之人。”

“安排妥当了便好,他成了梁国公,更得镇守辽东,日后咱还指望着他继续灭了大清。”

朱元璋随口一言,便已指明了洪承畴及大明一众武将接下来的安置,最重要的是他祖大寿这个新任梁国公,暂时还不能急着退下来享富贵日子。

朱由检一番细想,便同意了朱元璋的提议。

只是他们二人商讨前朝之事时,偌大的大明朝,仿佛同时有两位真龙天子坐镇。

“今日过后,前朝政事咱便不再多言了,日后这大明江山、朱家的一切,都是你的。”

商讨完后,朱元璋左右一看,当朝太子朱慈烺早已趴在桌面上,甜甜睡去。

朱元璋摇头失笑,和朱由检一同出了大殿,走在夜色清凉之中。

身后自有太监宫女、锦衣卫远远跟着,既不会靠得太近听见二人对话,也不会离得太远,以便及时处置可能出现的危险。

朱元璋此时开口,朱由检心中不喜反惊,目光微微睁大:“太祖皇爷,这是……打算离去了?”

朱由检带着疑问。

朱元璋下意识用上帝王之术,用有意无意探寻的目光看向他:“那不知你这孙儿,究竟是想让咱走,还是让咱留?”

朱由检未加思索,便如前几日那般脱口而出:“自然是愿太祖皇爷能留下来,子孙才可继续稳固我大明、我朱家的万世江山。”

显然,前几日朱元璋说过的话,朱由检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朱元璋定定看了他半晌,没有再旧事重提,只是摆了摆衣袖,语气平淡地开口:“这朱家的江山是你的了,咱说过的话不会变,吐出去的唾沫便如钉子一般收不回来。

好好坐在你的龙椅上,好好为天下百姓做事,咱也就心满意足了。

至于咱什么时候回去……”

此刻朱元璋脑海中不可避免地想到刘安,会心一笑,“等何时大清灭了,咱也就到了该走的时候了,否则,咱始终还有点放心不下。”

闻言,朱由检老脸不由得一红,害臊地低下头,默默跟在朱元璋身后,一时间两人都不再开口。

就这样安安静静地走着,倒也挺好。

接下来,紫禁城内的一应事宜。

原本由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全权交给朱元璋打理的,也渐渐转换给了当朝陛下朱由检;与此同时,东厂那边的事务也如法炮制。

毕竟,骆养性、王承恩等人,从一开始本就是朱由检签字提拔上来的,尤其是王承恩,此前在乾清宫时便已做出抉择,继续死心塌地跟着自家主子。

对朱由检而言,自然是心腹之中的心腹,完全可以信任。

“厂卫决不可废。”

有了东厂和锦衣卫双方的人作为帝王天子的耳目,朱由检不仅对这紫禁城之内的情况掌握得了如指掌,甚至对京城武将勋贵、文臣百官他们家中的情况,也掌握得将近大差不差。

当有意无意看到那梁国公祖大寿家中的一些琐事,还有日常细节时,朱由检洒然一笑,这才真正意识到了厂卫的重要性。

厂卫便是帝王手中的刀,既能打探消息,又拥有着侦缉之权,还有一定的武装力量,足以让帝王在任何时候都能翻盘,可叹他朱由检一开始居然未曾想到这一点。

纵观帝王天子,自东厂、西厂成立以来,最差的结果都有着锦衣卫在身边兜底,未曾想这些却全部被他朱由检自废手脚。

所以才沦落到了之前的那般处境,实在是令人哭笑不得。

此刻朱由检细细回想起来,恨不得将刚刚登基时的自己给一脚踢死。

直到这一刻,朱由检才终于意识到,为何兄长在逝世前对他说:“魏忠贤必须留。”

只是可惜,那时的他实在是被胸中的一腔愤慨之气给填满了,不经思考便杀掉了魏忠贤,裁撤了厂卫,若不是老祖宗的出现,恐怕他朱由检便是大明的罪人。

……

隔日上朝时。

在一众政事商讨完毕后,朱由检突然开口:“梁国公,昨日在家中和那娶的第三房小妾嬉戏得如何?可曾为家中又传承了香火?”

大殿之上,朱由检指名道姓地对梁国公祖大寿一番戏言。

其指桑骂槐、含沙射影之举。

顿时让这奉天殿之内的群臣百官一个个心头微紧:“如今的东厂还有锦衣卫,已经发展到堪比太祖年间了吗?”

众人不得不怕,不得不防。

祖大寿硬着头皮解释。

朱由检只是一笑,将此事揭了过去,可所带来的影响却是极其深远的。

下朝之后,百官一时间更不敢三两相聚,好似心中有鬼一般,赶忙离开了这座紫禁皇城。

而身处风暴核心的祖大寿,此时更是快马加鞭回了他的梁国公府,二话不说找来当日在府上侍奉他的下人,一脸严肃地问道:“那一日,本国公可在府中说了什么话?”

祖大寿怕得要命,生怕自己做出什么目无王法、说了什么蔑视天子的言语来,届时他豁出去性命博来的滔天权势富贵。

可就要全部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任何一个朝代,帝王最忌讳的便就是他这般功高权重之人,功是功,过是过,容不得半点差池。

幸好,昔日有身边的娇妻美妾还有贴身丫鬟在场,日子也算热闹,所以记事的人不少,来来回回拼拼凑凑。

也就将当日他做的事、说的话全都复述了一遍。

“说的便是这些?”

祖大寿口中咀嚼着,目中隐有精光闪烁。

小妾不敢欺瞒老爷,所以连忙答道:“老爷,确是这些。”

她目中柔弱,一身浅蓝色袖袍般的衣服更是给她带来几分温顺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