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311章 哲哲 大玉儿的心思(2 / 2)

而由于有了哲哲的带头。

她们两个蒙古八部的女子也很快效仿,成了一个个豪气荡回肠般的人儿,比起那些整日无病呻吟的大清王廷宗室。

可算是大相径庭,舒爽无比。

“还有这大明的羊奶,不知用何方法制成,虽不比草原上的醇厚,却更加醇香。”

布木布泰手中捧着琉璃杯盛着的鲜羊奶,轻轻一抿,味蕾感受着那阵阵芳香,面上也流露出心满意足的舒适。

一旁的海兰珠,可算是三女之中最美的人儿,异域风情不减,面庞不见半分憔悴,反倒是像草原上的女儿一般,看上去浑然一体,清丽脱俗。

令世间任何一个男子都不由为之着迷。

用完这顿饭,哲哲拍了拍手,自有身边的人前去收拾。

三女这时拍着有些凸起的小腹,擦了擦油腻的嘴唇,开始说起了正事。

哲哲戏谑的目光在海兰珠的俏脸上一扫而过,轻轻一笑:“日后在这大明,布木布泰,你我姐妹可是要仰仗海兰珠了。

海兰珠这般漂亮的容颜,想必定会被大明皇上看重。

等到来日将其纳入宫中定为妃嫔,我们蒙古八部在这大明也算是能稳下脚跟了。”

布木布泰艳羡地看着海兰珠精巧的容颜,忍不住伸手在那吹弹可破的小脸蛋上轻轻捏了一把,触感又软又滑,总结下来就一个字。

润!

倒也难怪后世史书里,关于海兰珠和皇太极,包括努尔哈赤其他子孙之间的风流趣事,野史记载会那么多。

不见其人,定想象不到她的美。

“海兰珠妹妹,我们蒙古八部可全仰仗你了。若你还能为大明皇上诞下一子,我们蒙古八部或许也能在草原之上安稳立足。”

不一会儿的功夫,哲哲和布木布泰两人都打趣起海兰珠。

海兰珠奶油一般的肌肤上,渐渐流露出一丝淡淡的红晕,一直蔓延到耳根,害羞地道:“布木布泰姐姐、哲哲姐姐,你们两人也不差。大明皇上为了拉拢我们蒙古八部,也不会轻易放过你们的。”

对此,布木布泰还有些幻想,哲哲却早已认清了现实:“大明同女真族还有我们蒙古大为不同。”

哲哲对自己的下场也早已有了大体预估,要么让她独居,要么便是给她安排联姻,但对象绝非天子,而是大明的某位勋贵。

这样,同样能起到拉拢的功效。

诚如那洪武时期,便有藩王殿下迎娶了观音奴,也就是王保保的亲妹妹为妻,为的正是让那些蒙古部落为其号令。

联姻、政治联姻这样的戏码,在史书之上发生的次数已然太多,多到让所有人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

可这份心理准备,当下的朱由检在这紫禁皇城之内,却有些忧愁。

永寿宫宫殿之内龙凤呈祥,四处飞檐翘角,经过一次修缮过后,再不见昔日的残破,彰显出皇家天子的大气。

皇后周氏面前,朱由检唉声叹气好几回,目光带着几分愧疚看向皇后,最后却又迅速躲开,开口道:“皇后,此番梁国公捉拿的大清王庭大福晋布木布泰、海兰珠等人,已在大理寺的驿站之内住下了……”

话说到一半,朱由检便没了下文。

如今的他,有心去询问老祖宗朱元璋。

可前段时日,朱元璋才刚严明不会再插手前朝政事。

后续朱元璋也确实这么做了,反倒让他朱由检自己重新“扶起”了双手双脚,也打从心底里不愿再去打扰老祖宗的悠闲岁月。

所以便像此刻这样,钻进了牛角尖。

朱由检在永寿宫皇后周氏面前打了一阵哑谜,便翩然离去。

可在这宫中,周氏心里却泛起了涟漪。

对于前朝的事,她虽不参与,但或多或少也听闻过一些。

而在这后宫之中,以往旁的妃嫔只有巴结她的份,不过幸好,她也有能商量事的人,正是宫里的另外一位贵人、天启皇帝的皇后。

到了崇祯一朝,更是当今陛下朱由检的皇嫂。

张嫣张皇后。

张皇后在这宫里的地位非常特殊,必要时刻甚至能联络到一些前朝大臣,不过那是以前,现在绝不可能。

她若敢联络,便是大罪。

即便如此,昔日朱由检之所以能登上这帝位,张嫣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居功至伟,因此在后宫之中,无人敢欺辱她半分,自会让她安稳度日。

“姐姐,近些时日来……”

皇后周氏来到张嫣身前,将自己知晓的事情全数说出。

看着周氏几分魂不守舍的姿态,张嫣倒是看得极为通透,一番点拨过后,周氏面容一惊,但很快恢复如常。

“陛下也是为了国事罢了,更何况还是同我大明江山息息相关,莫说是陛下,就连太祖他老人家昔日在洪武朝时,为了拉拢蒙古部落,不也纳了好几个蒙古妃嫔吗?妹妹我又不是那般胸襟狭小、似民间妒妇之人。”

女子终究很注重名声,更何况是当朝皇后、一国之母,张嫣不方便说太多,所以此事还是得由皇后周氏去同朱由检解决。

目送周氏离开,张嫣一人闲来无事,便在庭院内四处走动,心里却有着几分不切实际的幻想:“若老祖宗是在天启朝前来,而非崇祯朝,或许我张嫣也不会落得此番局面。”

虽说她已是人间显贵,可终究是没了丈夫的寡妇,膝下更无子嗣,不然这帝位又怎能轮到朱由检?

以往所做之事,皆是为了大明江山,故而无能为力,若她张嫣有子嗣,或许这大明自会是另外一番光景才对。

……

几日之后,宫里的王承恩到大理寺宣读旨意:“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因盛京之事,蒙古八部之察哈尔部、科尔沁部、阿敏残部及其他部首领,深明大义,归顺我大明。

今时今日,特此亲封……”

之后便是对察哈尔部、阿敏残部及其余各部首领的封官,这代表着从今日起,他们便是大明的一份子。

宣读完这些,才轮到对大清王庭宗室的安置安排,最后才是压轴的重点,“亲封海兰珠为德妃娘娘,来日入宫,不得有误,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