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336章 朱元璋的改变,家天下?(1 / 2)

帝王之术,能知人善用者,已是极为难得。

哪怕是如今仍在宫中的太祖皇帝,当年面对老兄弟们贪钱之事,不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天下,又有几个圣人?

……

次日早朝,奉天大殿之上,一众文臣,尤其是兵部、吏部的官员,重点商讨了对洪承畴、孙传庭、左良玉等人的封赏。

有人说道:“远清侯此次指挥有方,辽东一战大获全胜,使得蒙古八部尽数归附,足足收拢近十万大军,此功不可谓不大。远清侯本为一等侯,若不大加封赏,岂不是寒了将士之心?”

“即便要封赏,又怎能再册封国公?如今天下即将迎来盛世,需以治理为重,远清侯定会体恤朝廷的一片苦心。”

立刻有人反驳:“有功则赏,有过当罚。功过不分,尚书大人究竟是何用意?”

双方随即吵作一团,时不时还有御史上前弹劾,连礼部官员也加入了争论。

“温尚书对此事怎么看?”

朱由检居高临下,看着这如菜市场般乱糟糟的朝堂,并未动怒,反而单刀直入询问温体仁。

此话一出。

方才吵嚷的庙堂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温体仁。

朱由检见了,嘴角微微翘起。

这便是他留下温体仁的用意。

从某种程度而言,温体仁依旧代表着场上大多数官员的意志,借他的口说出自己的想法,官员们不好反驳,也能让自己继续维持庙堂之上的平衡。

所以,温体仁这么好用的“老家伙”,在没有找到合适的替代品之前,朱由检是绝不可能放他离开的。

这一点,温体仁同样心知肚明。

“远清侯一人,非国公之位莫属,其余之事皆不可比。”

温体仁内心巍然一叹,走上前去,主动说出了帝王的心声。

其他官员听后,哪怕还有些争吵,可最后在朱由检大手一挥之下,此事便被定下。

之后才论及孙传庭和左良玉二人,重点也偏向孙传庭这一边。

毕竟孙传庭才是又一次攻入盛京皇朝的主力,左良玉顶多在旁打了个辅助而已。

朝晖落下,事情也定了大半,只是封赏之事要具体落实,还得等远清侯、洪承畴及麾下大军主力彻底班师回朝时,才能真正敲定。

下了朝会,朱由检回到武英殿,不免感到一丝疲惫。

方才和朝中大臣一一斗法,耗费了诸多精力。

他强打起精神处理殿内政务,许久过后,到了将近用午膳的时辰,才动身前往乾清宫。

宫内,朱元璋今日似乎也在。

“太祖!”

朱由检上前,龙行虎步,眉目间却多带恭敬。

并未因如今自己已是大明当之无愧的实权天子,便少了对朱元璋最起码的尊重。

“近些时日处理政事,如今不是开国打天下之时,而是守家治天下之日,可曾有什么想法?”

朱元璋边用午膳边问,膳食是南方的西湖醋鱼、近月在京城兴盛起来的烤馍饼,再配上一碗地道的酱辣糊汤,吃起来颇为爽口。

朱元璋可以是大明朝至高无上的天子,也可以是个地道的老农,到了他这个年纪,心境早已不同。

“回老祖宗的话,虽的确有些心力交瘁。”

朱由检苦笑着说。

对旁人不能说的话,到了朱元璋这老祖宗面前,反倒显得理所当然。

“此前未曾经历过,初次尝试罢了。”

“朕教过你的,对太子之人不可用之,也不可不用,忘了?”

忽然间,朱元璋转移了话题,没头没脑的一句。

朱由检听后,似是察觉到自己的帝王威严正被人隐隐掌控,权力也似要被干涉。

他强克制住心头的波澜,却也只能沉默不语。

面对的是老祖宗朱元璋。

他纵有不满,也不敢表露。

“眼下连咱的话也听不进去了?”

用着膳的朱元璋见面前无人出声,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指着朱由检哈哈大笑。

“孙儿不敢。”

朱由检立刻俯下身去。

“是不敢,不是不能。”

朱元璋说道。

朱由检的头更低了,也比方才更加沉默。

可这一次,非但没有迎来朱元璋的破口大骂,反而换来了浓浓的欣赏:“不错,到了此时,咱才勉强承认,你这大明崇祯一朝的天子,才算开始像模像样。”

“记住了,莫说今朝老祖宗我来了,就算待来日,你那父皇从凤阳皇陵里爬出来,那又如何?身为我大明天子,可有孝道,但绝不可只有孝道。

在彻底掌握帝王天下之权后,旁人的话只可旁听,不可尽信。

许多事,只有你自己亲身经历一遍,方可知对错。”

“太祖英明。”

朱由检悄悄松了一口气。

若朱元璋当真要同他争权、干涉朝政,凭大明太祖如今的威严,绝不是自己刚亲政两三年能抗衡的。

即便他已培养了不少心腹党羽,可天晓得那些人在自己这位帝王,和还阳归来的太祖老祖宗之间,会选择谁?

虽说帝王自古以来皆传“君权神授”,可朱元璋本身才是最大的神迹,这种影响带来的变数实在太多。

甚至有人会说。

朱由检如今拥有的一切,多半也是朱元璋的功劳。

他自己顶多只是在帝王之责上“及格”而已。

“大清如今已灭,距离你老祖宗咱离去的日子不远了。你眼下还年轻,正值春秋鼎盛,对待太子一事,可防,但绝不可废。

这天下之事,素来后浪压前浪,有时候还是不得不服老。”

之后,朱元璋又对朱由检诉说了些自己当帝王的心得。

到最后,两人寒暄将尽时。

朱元璋张了张唇,面色难得复杂难明,苦笑一声,在朱由检不解的注视下,幽幽说道:“若是有朝一日,我朱家江山就此倾覆,那便倾覆了。”

“今日,老祖宗咱便再任性加一条祖训!顺应大势而为。若这天下之人皆要反我朱家天子,便让他们反。”

“这天下从没有万代的王朝,反了便反了,走下这高位,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此刻的朱元璋,俨然想到了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