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533章 李玉触景生情思故乡(1 / 1)

李玉看着这里温馨的一片场景。触景生情,不禁想起了远在威海的家。好想回威海看看。好想回家去看看离威海不远的养马岛。听说那养马岛四面环海,风景如画。而且听人说岛上,还养着从大宛国运来的天马,汗血马

海风带着珊瑚海特有的咸湿气息,拂过李玉的脸颊,将他飘远的思绪轻轻拉回。他望着光桥上嬉闹的族人,看着泉灵儿和小九追跑的身影,心里那点对威海的思念像投入深海的石子,泛起一圈圈温柔的涟漪。

“在想什么?”玉珊递来一杯温热的灵泉水,目光里带着关切,“看你望着海的方向出神。”

李玉接过水杯,指尖触到杯壁的暖意,轻声道:“想起了家乡。有个叫威海的地方,离海很近,还有座养马岛,听说四面环海,岛上的天马跑起来,尾巴的鬃毛能扫过浪花。”

他说这话时,眼里闪着向往的光,像个说起童年趣事的孩子:“小时候听老人讲,那些汗血马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跑累了就到海边喝水,蹄子踏在沙滩上,能印出带血丝的花。那时候总想着,长大了一定要去看看。”

泉灵儿不知何时跑了过来,趴在他耳边小声问:“比我们珊瑚海的海马还好看吗?”

李玉被她逗笑了,揉了揉她的头发:“不一样的好看。海马灵动,天马威风,就像……就像珊瑚海的蓝光和威海的朝阳,各有各的好。”

玉珊望着远处的海平面,若有所思:“等把峰煞的事了结了,或许我们能陪你去看看。”她顿了顿,笑容里带着期许,“让银鳞人鱼的歌声,和天马的嘶鸣,在同一个海边响起,应该会很热闹。”

小九也凑过来,九条腕足有八条兴奋地在挥舞:“我也要去!我要骑天马!听说它们跑得比光桥还快!”

看着眼前一张张期待的脸,李玉心里的思念忽然变得不那么沉甸甸了。他想起忘忧谷的桃花,想起虚幻城的光影,想起此刻身边这些鲜活的人——原来家的模样,从来不止一种。威海的养马岛是刻在记忆里的牵挂,而珊瑚海的这些人,早已成了他愿意用生命守护的、另一个家。

“会有那么一天的。”李玉举起水杯,对着海风遥遥一敬,像是敬远方的威海,也敬眼前的珊瑚海,“等这里安稳了,我们一起去看天马,去听海浪拍打养马岛的声音。”

阳光正好,海风温柔,光桥上的笑声此起彼伏。李玉知道,不管是威海的养马岛,还是珊瑚海的灵核,那些让人牵挂的地方,那些放在心上的人,都是值得他握紧乾坤笔、站在这里的理由。而那些暂时回不去的思念,终将在未来的某一天,化作重逢时最温暖的拥抱。

五婆婆听李玉说养马岛是威海管辖,连忙说:“这养马岛可不是属于威海管辖,它现在属于烟台管辖。烟台得名与于明朝,由于倭寇经常到这一带沿海烧杀抢掠,当地官府建了一个烟墩,也就是以烟火发送信号的烽火台。烟火起的时候,四处援兵立刻发来支援,围灭倭寇。由此倭寇。再也不敢来烧杀抢掠了。所以起名烟台。”

李玉听得认真,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乾坤笔,笑道:“原来还有这样的来历。烽火台传信号,倒和我们珊瑚海的光桥预警有些像,都是用最直接的方式守护家园。”

五婆婆往泉灵儿碗里添了勺海藻汤,眯着眼睛回忆:“年轻时听老辈说,烟台那地方的海,浪头比咱们这儿烈,沙滩是金黄金黄的。倭寇来的时候,渔民们就和官兵一起守在礁石上,用鱼叉、用石块,硬把那些坏人打退了。”她拍了拍李玉的手背,“不管是烟台的烽火台,还是咱这灵核结界,守家的道理都是一样的——人齐心,劲儿往一处使,再凶的风浪也不怕。”

泉灵儿啃着海枣糕,含糊不清地问:“那养马岛的天马,当时也帮着打倭寇吗?”

“傻丫头。”五婆婆被逗笑了,“天马是祥瑞,守着海岛的安宁。就像咱这灵泉,看着温柔,真要护起家园来,那股子劲儿可不小。”她说着,看了眼泉灵儿怀里的金瓶,灵泉在里面轻轻晃悠,像是在应和。

小九凑过来,八条腕足撑着下巴:“等我们打败峰煞,就去烟台看看呗!看看烽火台长啥样,再让天马和咱的海马赛跑!”

玉珊笑着点头:“好啊,到时候让李玉给咱们当向导,讲讲威海的故事,五婆婆再说说烟台的来历,咱们也算把两处的守护故事串起来了。”

李玉望着窗外涌动的珊瑚海,心里忽然暖暖的。从威海到烟台,从养马岛到珊瑚海,隔着万水千山,却有着一样的守护与牵挂。烽火台的烟火,光桥的符文,天马的嘶鸣,灵泉的流淌,原来世间所有的家园,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将“守护”二字刻进骨里。

“会的。”他轻声说,像是对自己,也像是对所有人,“等这里安稳了,我们一起去看看。看看那些不一样的海,不一样的烽火台,还有那些和我们一样,守着家的人。”

海藻汤的香气混着灵泉的清甜,在屋里弥漫开来。窗外的阳光穿过海水,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把威海的沙滩、烟台的烽火台、珊瑚海的光桥,都织进了这片刻的安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