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480章 暗流汹涌,四国风云(1 / 2)

冬去春来,黄河解冻,冰水裹挟着碎冰碴奔涌向东,像是要把积攒了一冬的力气全释放出来。楚尘站在河东郡的黄河渡口,望着往来穿梭的商船,这些船上一半装着楚国的丝绸、铁器,一半载着从西域换来的玉石、香料,码头的脚夫喊着号子搬运货物,商贩的叫卖声、船工的号子声混在一起,热闹得像一锅沸腾的粥。

“国君,韩王张良派人送来了颍川郡的赋税账本,还说想亲自来拜见您。”李斯站在身后,捧着一卷竹简,花白的胡须在春风里微微飘动。

楚尘转过身,接过账本翻看,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张良倒是识趣。告诉他,三月初三我在洛阳城设下宴席,邀他与赵王、瀚王一同前来,共商春耕之事。”

“赵王那边……”李斯迟疑道,“赵国国君年幼,大权掌握在丞相郭开手中,那郭开贪婪成性,怕是会借机索要好处。”

“想要好处?那就让他带足够的诚意来。”楚尘将账本递给李斯,“通知白起,让他率五千精兵护送粮草前往邯郸,就说楚国感念赵国去年助战之劳,特送粮赈灾。”

李斯眼睛一亮:“国君这是想……”

“郭开贪财,但赵国百姓饿肚子可不行。”楚尘望着远处正在播种的农田,“春耕在即,不能让任何一国误了农时。”

三日后,楚尘启程前往洛阳。随行的除了亲兵,还有一支特殊的队伍——三十名来自西域的工匠,他们是月氏人派来的,专门传授楚国人冶炼玉石和制作香料的技艺。

“这月氏人的手艺当真奇特,一块顽石竟能雕出这般花样。”白起把玩着一个西域工匠雕的玉璧,玉璧上刻着草原狼,栩栩如生。

楚尘接过玉璧,对着阳光照了照:“西域不仅有玉石,还有良马和独特的作物。等与各国商议好,便开通一条从洛阳到西域的商道,让中原的丝绸能换更多西域的好东西。”

车队行至韩国地界,张良早已带着百官在城外等候。这位新韩王穿着一身素色锦袍,见到楚尘翻身下马,拱手道:“楚兄一路辛苦,颍川已备好薄宴,为你接风洗尘。”

楚尘翻身下马,拍了拍他的肩膀:“子房(张良字子房)不必多礼,我们之间就不用这套虚礼了。”

张良引着楚尘入城,沿途百姓夹道欢迎,不少人手里举着楚国的铁器农具,喊道:“多谢楚国君送的好东西!今年一定能丰收!”

楚尘笑着挥手致意,对张良道:“看来你把颍川治理得不错。”

“都是托楚兄的福。”张良感慨道,“若不是楚国的种子和农具,颍川怕是还在饿肚子。”

两人正说着,忽然看到一群人跪在路边,为首的是个白发苍苍的老妇,手里捧着一个破碗,见到楚尘就磕头:“楚国君救命啊!我儿子被韩国士兵抓去修城墙,已经三个月没回家了,求您发发慈悲,让他回来春耕吧!”

张良的脸色瞬间变得通红,连忙解释:“楚兄,这是个误会,修城墙是为了防备山贼,我早已下令让士兵轮流回家春耕……”

“让他们都回来。”楚尘打断他,“春耕比修城墙重要,山贼若敢来,我楚国帮你打。”

张良连忙点头:“是是是,我这就下令,让所有士兵回家春耕,城墙等秋收后再修。”

老妇连忙磕头谢恩,周围的百姓也跟着欢呼起来。

当晚的接风宴上,张良屏退左右,对楚尘道:“楚兄,有件事我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

“齐国最近频频派人来颍川,说愿意用三倍的价钱买我们的丝绸,还说……还说只要我脱离楚国,就支持我当‘天下共主’。”张良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卷帛书,“这是他们送来的盟约,我没敢签。”

楚尘展开帛书,上面果然盖着齐国的王印,写着“齐韩联手,共抗强楚”的字样。他冷笑一声,将帛书烧了:“齐王建真是狗改不了吃屎。子房放心,有我在,他不敢动你。”

“我自然信得过楚兄。”张良松了口气,“只是齐国最近动作频频,不仅拉拢我,还派人去赵国和瀚国,怕是要搞事情。”

楚尘点头:“我正是为此事邀请各国会盟,就是要看看,谁想跳出来当这个出头鸟。”

三月初三,洛阳城的会盟大殿热闹非凡。赵王年幼,由丞相郭开陪同前来,这郭开长得脑满肠肥,见到楚尘就拱手,眼睛却直勾勾地盯着楚尘身后的西域工匠,尤其是那些捧着玉石的盒子。

瀚王带着李牧也来了,瀚王还是老样子,爽朗爱笑,一见到楚尘就拉着他喝酒:“楚兄,去年在草原上那一战真是痛快!冒顿那小子现在见了我瀚国的旗帜就跑,哈哈哈!”

各国代表到齐后,楚尘开门见山:“今日请各位来,一是商议春耕之事,二是谈谈商道开通的事。我打算联合各国,修一条从洛阳到西域的商道,沿途设置驿站和关卡,保证商队安全,所得利润各国均分。”

郭开立刻跳出来:“均分?凭什么?赵国离西域最远,岂不是吃亏了?我看应该按距离远近分,赵国至少要分三成!”

瀚王皱眉:“郭丞相这话说的就不对了,瀚国离西域最近,要派兵保护商道,付出的代价最大,凭什么赵国分三成?”

“就是,韩国离中原最近,商队都要从颍川过,我们也该多分些!”张良也据理力争。

楚尘看着他们争论,等了片刻才开口:“商道开通,受益的是各国百姓,不是我们这些当王当相的。这样吧,驿站的士兵由各国轮流派遣,税收则用来养兵和修路,剩下的才按各国贡献大小分,如何?”

众人这才平息争论,郭开却眼珠一转,指着西域工匠带来的玉石道:“这些玉石真不错,不如楚国先分一批给各国当‘定金’?赵国今年灾情重,就多给些吧。”

楚尘淡淡道:“玉石可以换,但要用粮食和战马换,楚国不白给。”

郭开碰了个软钉子,悻悻地闭上了嘴。

会盟进行到一半,齐国使者突然闯了进来,正是后胜。他捧着一个锦盒,皮笑肉不笑地说:“楚国君,齐王建听闻各位在此会盟,特让我送些薄礼。”他打开锦盒,里面是一颗鸽蛋大的珍珠,“这是东海明珠,据说能夜明,献给楚国君。”

楚尘瞥了一眼,没说话。

后胜又拿出几个盒子:“这是给韩王、赵王、瀚王的礼物,不成敬意。”他给张良的是一块普通玉佩,给赵王的是一把青铜剑,给瀚王的则是一匹普通的丝绸,明显厚此薄彼。

瀚王当场就把丝绸扔了回去:“齐国是没人了吗?拿这种破烂来糊弄我?”

后胜也不生气,笑着说:“瀚王息怒,这只是小礼物。齐王建说了,若各国愿意与齐国单独通商,齐国愿意让利三成,还能提供东海的海盐,管够!”

这话一出,郭开的眼睛顿时亮了。赵国缺盐,一直靠楚国供应,若是能从齐国弄到便宜海盐,确实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