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616章 你这纯属捣乱!(1 / 2)

一个小时后,胡力一行人押解着垂头丧气的米酱俘虏,与周海龙率领的“利刃”战斗群主力顺利汇合。

夜色深沉,队伍在临时开辟出的安全区域内休整,车辆引擎低吼,士兵们警惕地巡逻,空气中弥漫着疲惫与肃杀。

半个小时后,队伍重新出发,连夜向着班加罗推进。

队伍的后面,胡力坐进了他那辆许久未动的突击战车副驾驶位。

艾莉丝熟练地启动引擎,操控着这台钢铁猛兽,在崎岖的山路上稳健前行。

胡力没有去看窗外蜿蜒行进的队伍,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手里一个鸡蛋大小、模样怪异的物体上。

那东西外形粗糙,像是个粗制滥造的玩具模型,若不是它正发出持续而规律的“唧唧”鸣叫声,几乎看不出这竟是一只“蟋蟀”。

他凝视着这只人造昆虫,眼神复杂,嘴角忽然勾起一丝自嘲的嗤笑。

这笑声很轻,却带着浓浓的无奈和反省,他是在笑自己。

不久前,他还在为自己那连昆虫都无法惊扰的完美潜行技术而暗自得意,现在看来,是多么的可笑和讽刺。

而且这个季节,在这片海拔和气候的山区,根本不该有如此活跃的蟋蟀。

一个如此明显的破绽,他竟然完全忽略了,还沉浸在自我满足之中。

从“蝰蛇”断断续续的交代中,胡力也已经大致拼凑出了这“蟋蟀”的来历。

这是米酱军方某个高度保密项目的产物,一共只制造了三十只,并且被认定为“失败品”。

因为它们功能单一且有限,每只“蟋蟀”只能感应自身周围半径不到两米范围内的生物活动,然后通过模拟蟋蟀鸣叫的方式发出预警。

如果目标在原地静止不动超过十分钟,“蟋蟀”便会停止鸣叫,其内置能源仅能支持半小时的待机工作。

正因为这些局限性,它们才被随意分配给了几支执行高风险任务的特种小队,算是“废物利用”。

然而,真正让胡力在意的,是“蝰蛇”在极度恐惧中,含糊提及的一个数字——“51”。

胡力一再“追问”下,得出“蝰蛇”也仅仅是无意中听到过这个数字,具体含义并不清楚。

这个数字,对于这个世界现在的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毫无意义,但对于重活一世的胡力而言,却如同惊雷!

“51区吗…”

胡力低声咀嚼着这个词汇,眼神变得深邃。

前世,关于这个位于内华沙漠深处神秘基地的传说数不胜数,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便是它与不明飞行物乃至外星生命的关联。

尽管米酱官方一直否认,但各种“目击报告”、“泄密文件”和“内部人士”爆料从未停止,相信者有之,嗤之以鼻者更多。

而胡力前世,便是属于后者,他认为那更多是阴谋论和流行文化的炒作。

但此时手里这只功能诡异、技术路径迥异于传统电子侦测设备的“生物蟋蟀”,却像一把钥匙,猛地打开了他记忆中尘封的一扇门。

他心念微动,一个蓝色的标准文件夹突兀地出现在他手里,仿佛一直就在那里。

文件夹很薄,里面只有孤零零的一张纸。

这是十四年前,爱德华传来的一份关于“罗斯事件”的绝密报告副本。

胡力的目光落在泛黄的纸页上,上面的字迹依旧清晰。

标题——关于1947年7月米酱新墨州罗斯地区异常事件的初步调查汇总。

内容摘要。

“1947年7月5日晚,距科洛市约50公里、罗斯镇西北方120公里的布拉索尔农场,农场主布拉索尔声称听到比雷声更为剧烈的爆炸巨响。”

“7月6日,布拉索尔在其农场约400米范围内,发现大量特殊金属碎片散落,材质包括异常坚韧的铝箔、未知材质的磁带、特种橡胶、轻质高强度金属及其他无法辨识的物质。”

“布拉索尔将碎片交由当地警长,后者上报并转交至附近的罗斯空军基地。”

“7月7日,罗斯空军基地派遣情报官马赛尔少校及另一名军官至现场调查,收集大量残骸并运回基地进行检测。”

“7月8日,在距布拉索尔农场西边约5公里的一处荒地上,索科县土木工程师葛拉第声称发现一金属碟形飞行器残骸,直径约9米,碟形物已破裂,数具人形尸体散落于残骸内外。”

“尸体体型极度瘦小,身高约100-130厘米,体重约18公斤,体表无毛发,头部比例巨大,眼睛硕大,嘴巴极小,身着整体式灰色紧身制服。”

“后面米酱军方迅速封锁以上两处区域,严禁外人接近。”

“但随后,军方公开声明,否认飞碟及外星生命的存在,宣称坠毁物为高空探测气象气球。”

胡力还记得,自己当年收到这份报告时,心态和前世在网上看八卦新闻差不多,只是把它当作一个有趣的、未经证实的传闻。

随意浏览了一下,发现内容和前世的流言大同小异,便失去了深究的兴趣,随手将其扔进了系统空间深处。

当时他还想着,等以后有空了,说不定可以去那个传说中的“51区”转转,满足一下好奇心。

仅仅是好奇心,尽管不信,但架不住全世界那么多人说得有鼻子有眼,由不得他不好奇。

“怎么了?”

艾莉丝柔和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她一边注意着路况,一边探头瞥了一眼胡力手里的文件和那只还在鸣叫的“蟋蟀”,以她的聪慧,立刻明白了胡力在思考什么。

胡力回过神,轻笑了一下,举起手里的“蟋蟀”,语气带着一丝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