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主啊,你最多能举多少重量的东西?”
“不知道,没试过。”
“刚才举马车厢辛苦不?”他看着感觉好像还成,脸不红气不喘的。
“还行吧,我觉得再重也能举起来。”
“你厉害!”燕离竖起大拇指,他很少佩服人,这一路上简氏便让他佩服了。
一个女人做事不墨迹,执行力很强不说脑子还特别好使,跟她聊天其乐无穷。
最牛的便是她的力气,今日一见简直开眼了。
“要不到京城后试试底线?”
“可以啊。”
她也想知道自己底线在哪。
车队抵达京城那日,天空飘着细雪。
京城的城墙比简宁想象中还要高大巍峨,守城士兵盔甲鲜明,查验文书时一丝不苟。
朱门高墙,气派非凡。
简宁被安置在一处精致的小院里,有专门的丫鬟伺候。可她知道这里其实并不是侯府,讲真的这样更好,起码自在,她一点都不想住人家里。
“你先歇息两日,熟悉一下环境。本侯先禀报陛下说你已经到了京城,然后看何时带你入宫面圣。”燕离交代道。
她明白,啥时候见她得上面那位点头。
“辛苦侯爷了。”
“县主客气。”
这两日,燕离请了宫里的嬷嬷来教简宁礼仪。老嬷嬷严肃刻板,但教得极其认真。
简宁学得很快,让原本不太情愿来的嬷嬷也露出了几分赞许之色。
“明日你跟我去皇宫,在皇宫内不要四处乱走,也别到处乱看知道吗?就跟着我走知道吗?”
面圣前夜,简宁辗转难眠。她索性起身,把嬷嬷教的礼仪重新练习了两遍,热身后再次躺下才睡着。
次日清晨,简宁穿上赶制的新衣,随燕离乘坐马车前往皇宫。皇宫的宏伟让她屏息,红墙黄瓦,殿宇重重,守卫森严。
在偏殿等候传召时,简宁紧张得手心冒汗。燕离低声道,“不必害怕,陛下是明君。”
终于,内侍尖细的声音传来,“宣北阳县县主简宁觐见——”
简宁深吸一口气,稳步走入大殿。她按嬷嬷所教,恭敬地跪拜,“臣简宁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一个温和却威严的声音传来。
简宁起身,垂首而立,不敢直视天颜。
皇帝看起来四十上下,面容清瘦,目光睿智。他仔细打量了简宁一番,笑道,“没想到献上红薯的,竟是这般年轻的。燕爱卿,你可没告诉朕简氏如此年轻啊。”
燕离躬身道:“臣惶恐。县主虽年轻,却聪慧过人。”
皇帝点点头,问起红薯的发现和种植情况。简宁一一回答,言语清晰,条理分明。说到熟悉的领域,她渐渐不再紧张,甚至主动提出了一些推广种植的建议。
皇帝听得十分专注,不时点头。当简宁说到如何利用暖房在冬季培育种苗时,皇帝眼中闪过赞赏之色。
“确实如燕爱卿所说,聪慧过人。”皇帝赞许道,“你献上的红薯,将来能活人无数,功在千秋。”
简宁连忙躬身,“民女不敢居功,此乃天佑大夏,陛下洪福。”
皇帝笑道,“好!好!好!好一个天佑大夏,另赐京城宅邸一座,以后你来京城也有个地方能住,望你日后继续钻研农事,造福百姓。
对了,你在京城多待一阵子,我跟大司农说过了,明日让侯爷带你过去跟他们交流交流你的种植心得,教教他们怎么种植粮食,”
又得了一座宅子?京城的房子一定很贵吧?不愧是皇帝,出手就是阔绰。
简宁立刻下跪叩首道,“谢陛下隆恩,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圣望。”
退出大殿时,简宁的脚步还有些虚浮。她竟然见到了皇帝,感觉这一切仿佛梦境一般。
燕离跟在她身后,唇角带笑:“恭喜县主了。”
简宁转身,诚恳地说,“多谢侯爷提携之恩。若非侯爷,简宁绝无今日。”
燕离摇摇头,“这是你自己挣来的。陛下惜才,尤其是真心为民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