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959章 一封情书,时代惊雷(1 / 2)

大宁格物三十年秋。

帝国的心脏京城早已从“黑色之日”的废墟之上浴火重生。

那座由元圣亲自规划的“地下长城”如同一条沉默的巨龙将秩序与洁净带给了这座古老的都城。而那地面之上由“希望之城”的经验所催生出的新式坊市与公共设施更是让这座城市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

这是一个思想的黄金时代。

得益于“废科举兴高考”与“圣言广播”的双重伟力知识不再是士绅阶层的专利。无数平民子弟通过新式学堂的大门得以窥见一个更加广阔也更加理性的世界。

尤其是女子教育的普及更是如同一颗投入死水深潭的巨石。

那座由首席大法官张静姝亲自担任名誉校长的“皇家第一女子师范学堂”早已成为了天下所有怀揣梦想的年轻女性心中的圣地。

她们在这里学习的不再是那三从四德的旧礼教。而是格物数学法典与艺术。她们的眼界被前所未有地打开灵魂也第一次被赋予了“独立”的意义。

她们开始思考。

思考自己的人生。

思考自己的价值。

以及思考那桩从她们出生那一刻起便已注定的……

婚姻。

于是那颗足以撼动整个帝国伦理基石的惊雷便在这片最是丰沃也最是叛逆的土壤之中悄然孕育。

《大宁日报》青年论坛版。

这是帝国新一代思想碰撞最是激烈的前沿阵地。

每日都有数以千计的信件从帝国的四面八方飞来。年轻的学子们在这里激扬文字辩论着从“蒸汽机的热效率”到“儒家思想的现代性”等一切足以让他们热血沸腾的话题。

而今日。

当值的年轻编辑王浩在拆开一封匿名的信件时。

他那早已被各种“惊世骇俗”之论调磨平了所有棱角的心脏。

竟不受控制地狂跳了起来。

那是一封情书。

一封由女子写给男子的求爱信。

这在大宁数千年的历史上是闻所未闻的大逆不道之举!

王浩的第一反应是将其付之一炬。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这封信一旦刊出将会引来何等滔天的舆论风暴与礼教卫道士们的疯狂反扑。

但当他颤抖着读完那信中那一行行充满了理性光辉与新生渴望的文字时。

他那年轻的血液却不受控制地燃烧了起来。

他知道。

自己手中拿着的不再是一封简单的情书。

而是一篇足以开启一个全新时代的……

独立宣言!

最终他咬了咬牙在那份即将付印的报纸之上做出了他这一生最大胆也最光荣的一个决定。

他将那篇原本要刊登的关于“高锰钢的六种全新冶炼配方”的学术论文毫不犹豫地撤下。

换上了这封足以让整个帝国都为之失声的……

《致格物大学物理学院‘君’之一封信》。

次日清晨。

当那散发着墨香的报纸飞入京城的千家万户时。

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所有看到那篇惊世骇俗之文章的人无论男女老幼。

都如同被施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原地。

那信的开头是如此的平淡。

“君见信如晤。”

“请恕小女子唐突。我与君素未谋面只因上月于皇家大讲堂之内有幸聆听君之‘光之波粒二象性’之宏论。惊为天人。遂夜不能寐辗转反侧。君之智识如皓月之辉照亮了小女子那片早已被旧礼教所禁锢的黑暗宇宙。故今日斗胆借这《日报》一角以文为媒聊表心意。”

然而。

从第二段开始。

那文风却陡然变得犀利如刀!

“我知此举于世不容。必将引来‘伤风败俗’‘不知廉耻’之骂名。然小女子不明。我与君皆受‘格物’新学之洗礼皆信奉‘实践’乃检验‘真理’之唯一标准。为何独独在那关乎‘一生’‘幸福’的‘婚姻’‘大事’之上。却要向那‘毫无’‘道理’可言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低头?”

“何为‘父母之命’?不过是两姓‘家族’‘利益’之‘交换’罢了。我等之‘幸福’不过是那‘交换’的‘筹码’。何其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