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389章 发现破绽!(1 / 2)

姜淮放下手中卷宗,目光透过车帘望向远方隐约的山峦,轻声道:“非为局势险恶,乃感责任重大。

陛下信重,边民困苦,此行若不能有所作为,我心中有愧。”

初至边城

月余后,队伍抵达南疆重镇,镇南府。城外,前来迎接的镇南府文武官员队列整齐,笑容热情,但姜淮敏锐地察觉到。

那些笑容背后,是深深的审视、戒备,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一个京城来的年轻文官,能在这蛮荒之地掀起什么风浪?

镇南知府设宴接风,席间觥筹交错,言谈间无不透露着“南疆情况特殊”、“羁縻为上”、“历年账目皆有成例”之意,试图将他稳住、架空。

姜淮不动声色,酒至微醺,他忽然放下酒杯,对知府笑道:“府台大人,本官离京前,陛下曾言,南疆物产丰饶,尤以普洱茶、滇金为着。

不知近年茶税、金课,征收几何?账册可否容本官一观,也好领略一番南疆富庶?”

席间瞬间一静。知府脸上笑容一僵,随即恢复自然:“钦差大人一路劳顿,账目小事,何须急于一时?明日,明日下官便命人将账册送至行辕。”

“如此,便有劳了。”姜淮举杯,笑容温和,眼底却是一片清明。

他知道,踏入这座边城的那一刻,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开始了。他面对的,将不仅仅是混乱的账册,更是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和深不可测的人心。

而他,将用他手中的“算盘”和皇帝的信任,在这片迷雾重重的南疆,杀出一条路来。

……

接风宴上的暗流涌动,让姜淮深知对方已严阵以待。他并未急于索要账册,反而采纳了幕僚“欲速则不达”的建议,暂居钦差行辕,深居简出。

仿佛真的被南疆的湿热气候所困,需要时间适应。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表面上,姜淮每日只在行辕内读书、品茶,偶尔接见一些前来拜会的地方官员,言语间也多询问风土人情、土司轶事,对财政事务似乎兴趣寥寥。这麻痹了不少暗中观察的对手。

暗地里,他却紧锣密鼓地布局:

1.启用密探:他带来的御林军护卫中,有几人精于侦察,被悄然派出,混入市井、码头、马帮,探听关于税赋征收、物资转运、土司往来的各种消息。

2.联络底层:他让幕僚以采购物资、请教地方习俗为名,接触府衙中的低级书吏、仓廪看守、乃至街面上的老商贩,从只言片语中拼凑信息。

3.查阅旧档:他以“了解南疆历年风貌”为由,向府衙调阅非核心的旧年文书、地方志,从中寻找与财政、军事开支相关的蛛丝马迹。

初露锋芒,直击要害

数日后,姜淮对南疆的财政漏洞已有了初步判断。他不再等待,突然发难。

这一日,他径直来到镇南府衙,要求立即调阅近三年所有关于盐茶专卖、军饷拨付、以及赏赐各大土司的详细账册及原始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