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40章 意外收获(1 / 2)

至于南阳王的需求和意愿,皇帝表示,比起自由自在的谢莞娘能够为朝廷和边军做出的诸多贡献,南阳王怎么想的一点儿都不重要。

当然,他不会直接用这个理由驳回南阳王的奏请。

跑去和皇后吐槽了一通南阳王的厚颜无耻、心狠冷酷、以自我为中心,然后又陪着皇后吃了一顿午饭,皇帝这才心情很好的重新回到御书房。

被他留下批折子,连午饭都是在御书房将就吃了一口的太子,苦哈哈的抬起头,“南阳王的折子,儿子已经让人抄录一份送去北境了。”

皇帝点头,“你按计划处置便是,不必再与我细说过程。”

早在谢莞娘通过皇后陈情,并提出希望皇帝一家子能够两不相帮时,皇帝就已经吩咐太子制定出了应对策略。

南阳王奏请的,由皇帝下旨处置江远,勒令谢莞娘认祖归宗的荒谬要求,皇帝当然不会予以满足。

但他也不会直接驳回,因为如果他彻底断了南阳王的念想,南阳王很有可能会去走皇后、太子妃,甚至后宫其他嫔妃的门路。

皇帝不希望后宫那些女人掺和进来,让这件事变得更加麻烦,所以就打算直接把这件事丢给太子,让他彻底绝了南阳王的念想。

太子自小被皇帝和皇后悉心培养,是个文武双全,同时也很知人善任的优秀储君。

让他去做这件事,就算他并不会亲自去跟,而是会把大部分事情都交给身边幕僚,他只负责在关键节点略微把控,这也属于是实实在在的大材小用了。

好在太子并不是那等眼高于顶的,老爹丢来的任务,再小他也会好好完成。

他那些幕僚就更不敢在皇帝交办的差事上敷衍了事了,他们这些太子心腹,可都指望着太子能够始终地位稳固呢。

按照太子幕僚提供的处理方案,太子不仅让人把南阳王的折子抄了一份送去北境,而且还迅速对南阳王的折子作出批复。

答应南阳王的离谱要求当然是不可能的,但他可以使用拖字诀,告诉南阳王朝廷已经派人去北境调查了。

南阳王不知江远和谢莞娘成婚的事完全合乎规矩礼法,太子却是早就已经从常曜那里得了消息的。

常曜和太子是亲戚,就算他们刻意保持距离,别人也会把常曜视作铁板钉钉的太子党,如此,两人便也没有刻意避嫌的必要了。

是以,虽然两人都很忙,平时通信其实并不频繁,但一些重要讯息,常曜却每每都会及时告知太子。

而这其中,就包括了“谢莞娘的舅舅兼养父谢道衡对她十分重视,他不仅因为谢莞娘的婚事亲自来了易县,而且还避开闲杂人等,在易县待了好长时间”的这件事。

之所以这件事也会被常曜告知太子,是因为谢道衡不仅是谢氏的现任家主,同时他还是开了十余年书院、桃李满天下的著名大儒。

已故亲人的余荫,和他自己的多年耕耘,让他在文人士子当中极有名望。

这种人就算不曾入朝为官,朝廷也会时时注意他们的言行与行踪。

也就是说,谢莞娘和江远成婚的这件“小事”,是沾了谢道衡的光,才得以出现在常曜写给太子的信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