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莞娘倒也没有为难他,且不说他只是个七品县令,他就算是个知州、知府,他也管不到南阳王府。
这官司嘛,确实也只有御前能打。
此时的谢莞娘还不知道,太子派来的那几个人,竟然恰好亲眼目睹了那场截杀。
彼时他们刚从紫荆关办完差事出来,抄录的折子送到江远手上之后,几人打算趁他准备自辩折子的这个空档,先去易县调查一下他和谢莞娘的婚事是否符合礼法要求。
他们还是第一次往北境来,从紫荆关出来之后,几人在即将抵达易县时,一时疏忽走岔了路。
没奈何,他们只能在误入的镇子住上一宿,等今天早晨易县的城门打开,他们再骑马去往易县。
从那个镇子往易县去,有经验的镇民基本都会抄近路。
这几个人在镇上客栈有跟人打听过该怎么走,所以从镇子上离开之后,他们就也学着当地居民,抄起了近路。
南阳王妃那群下属试图攻击谢莞娘他们的队伍时,这几个人正好处在距离事发地点不远处的一条山道上。
他们居高临下,将事态变化尽收眼底,心情也从一开始的疑惑不解、焦虑紧张,渐渐变成了难以置信和格外震惊。
好奇心被高高吊起,几人打算等办完正事,就顺便跟易县县令打听了一下这件事的个中内情。
他们是持东宫令牌过来的,可不需要藏藏掖掖、偷偷摸摸的去调查什么。
想知道什么,他们直接去问谢莞娘和当地官府就好了。
也是因此,几人在进城之后,直接就找上了易县县令。
彼时谢莞娘也还在县衙里头待着呢,易县县令听那些人说明来意之后,看向他们的眼神顿时变得有些微妙和复杂。
那些人不明所以,好在县令是不敢在太子下属面前卖关子的,他很快就把谢莞娘传递给他的一手八卦,呃,不是,是一手情报,言简意赅的跟那些人说了一下。
那些人听到他说,谢莞娘并不是被江远拐走的,而是因为遭遇杀身之祸,被迫流落在外,脸上并未流露出任何意外的表情来。
很显然,他们对此早就已经心中有数。
至于江远,易县县令也替他解释了,他告诉那些人,人家江远不仅没有拐人,而且还是对谢莞娘有恩的、救了她又庇护了她很长时间的人。
谢莞娘嫁给江远,也绝对不是迫于无奈,她二人的婚事,流程上完全合规。
怕那些人不信,易县县令还让人把谢莞娘和江远留在衙门备案的那份婚事,也给找了出来。
因为和边军关系不错,常曜甚至还曾派府上管事来和他打招呼,让他照拂一下郝玉、谢莞娘等人,是以县令一直都有关注这两家人。
他告诉那些人,在谢莞娘和江远之间,谢莞娘才是那个略占上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