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干就干,谢莞娘趁女子学塾那边没啥牵扯她精力的事,迅速筹办起了她计划中“前店后坊”的大型书铺。
所谓“前店后坊”,是指前头店面对外做生意,售卖书籍和笔墨纸砚,后头则以作坊的形式,对书籍进行编辑校对、刊刻印刷。
这家铺子她打算开在府城,因为放眼整个保定府,也就那里能够让她迅速铺开摊子。
只是如此一来,她之前的计划就得略微调整一下了。
田庄暂时她是买不得了,手头银钱,她得全都拿来筹备这间书铺。
把自己的计划和江远说了之后,谢莞娘开始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脑子不停,慢慢琢磨这件事到底要怎么一步步顺利做下去。
江远有些舍不得与妻子、女儿分开,但他也知道,谢莞娘是不可能一直待在紫荆关,像其他武将家眷一样,把时间都消耗在内宅和交际上的。
她有她自己想做的事,而江远,他不忍心妻子为自己委曲求全、做出牺牲。
他始终记得,他最喜欢的,就是自己妻子在努力奋斗时的那副认真样子。
无论是她猛猛做事时的专注表情,还是她有所成就时的欢喜笑容,都是最让江远心动的、无与伦比的美丽风景。
夫妻俩在仅剩的短暂相聚时光里,甜蜜和谐的你关心我、我关心你,时不时互相叮嘱几句。
等到谢莞娘做好一应准备,江远又跟常曜请了几天假,亲自把人送去府城她的那座县主府。
县主府是皇帝赏赐给谢莞娘的,最开始时虽然只是一座空置的、有些破旧的宅子,但在皇帝下旨之后,当地府衙却是立刻就按照规制,把这座府邸给重新修缮过了。
皇帝赏赐的十二名仆从,在宅子开始修缮时,就被谢莞娘打发到了这边,负责这座府邸的日常杂务。
是的,除了这座府邸,皇帝还给谢莞娘调拨了十二名由皇后精挑细选出来的男仆女仆,只不过因为选人费了点时间,所以这些人并不是跟着传旨的队伍一起来的保定府。
这十二人里,有两人是宫中女官,一个姓王,一个姓姜,两人年纪都在四十到五十之间,她们不仅熟知宫中各种规矩、礼仪,而且还很擅长料理事务。
在她们之下,是四个同样从宫里出来,但却并没有品级在身的漂亮宫女。
剩下的六个人,其中两人是那位王姓女官的丈夫和儿子,另外四人则又是单独的一家子。
谢莞娘问了才知道,最后的这六个人,都是皇后特意挑选出来,身上各有特长的难得人才。
王女官一家,以前都是元家世仆,她丈夫在被送到保定府之前,是皇后名下一家脂粉铺子的大掌柜,他儿子则是在元家的一家杂货铺子里面做账房。
另外的那一家子,家里的老太太在宫里待了大半辈子,不仅做的一手好药膳,而且还对京城各家的关系网了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