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53章 当道筑堡(1 / 2)

慕容氏八千精骑,并非一涌而上,而是大体以幢为单元,分为十余股,各自行动,彼此之间有主攻佯攻的配合,又有扰敌惑敌之能。

有时候前面一队骑兵驰来,作势欲射,却是突然散开,斜地里一幢骑兵猛插而来,冒着箭雨对射。

因骑兵高速移动,队形也较为松散,弓手的命中率大为降低。

毕竟弓箭的初速度在每秒五十米左右,而马匹撒蹄飞奔时,速度在每秒十一到十四米之间,换言之,当一名弓手瞄准骑兵在五十米的尺度上射击,骑兵已经跑开了。

遑论慕容氏骑兵几无可能抵近到五十米的范围之内。

角弓射程再近,有效射程三五十丈还是有的。

步弓手只有预设提前量,才有可能射中骑兵,显然,这对弓手的要求极高。

当然,弩的初速度要远远大于弓箭,能达到八十米每秒,对慕容氏骑兵的杀伤,多数来自于神臂弩。

可惜军中只有数百副神臂弩,如果有数千副,足以将阵外肆虐的慕容氏骑兵一一点杀。

不过神臂弩产能有限,短时间也急不来。

好在慕容氏并不敢真的冲阵,只在阵外扰乱佯动,偶尔一阵冷箭,因着有泥沙包的遮护,杀伤极其有限。

往往要数骑,才能换取一名鹿割军。

而神臂弩不仅初速快,穿透力也惊人,几乎中者必死,对马射的话,更是命中率更上一个台阶。

很多慕容氏骑兵,并非直接被射死,而是坠马之后,被避让不及的马匹活活踩死。

光是王愔之看到的,就有数百骑。

果然,以步对骑,还得大量装备神臂弩,他不敢想象,如果军中有了上万副神臂弩,一轮齐射会是怎样的状况。

不过这也只能在脑海里想一想,骑兵是离合之兵,还没有哪家骑兵会蠢到直接冲阵。

即便骑兵的巅峰时期,蒙古骑兵对敌,也是以袭扰为主,待敌方露出了破绽,再大举压上。

战场上,喧闹不止,每射翻一名慕容氏骑兵,就有彩声如雷:中了,中了!

久而久之,慕容氏骑兵难免会受影响,致使动作变形,伤亡有所增加。

王愔之问道:“银瓶姊姊,慕容氏骑兵比之拓跋氏如何?”

严格说起来,割鹿军并没有与拓跋氏骑兵正经战过,上回大破拓跋遵,是利用了小沛三河夹角的三角洲地带的独特地形,以及提前布置的内应。

今日,则是和北方胡骑的第一次交手。

薛银瓶沉吟道:“拓跋氏不如慕容氏,慕容氏战术多变,并且擅长大戟长槊,硬冲硬打,无非是郎君事先以土石挡道,逼其无法硬冲罢了。

况且他欲当道立寨,退不得,就只能以骑射与郎君周旋,可若在开阔地带,郎君这九千兵力,未必能挡住慕容氏的冲击。

而拓跋氏历来没什么章法,对骑兵的运用,仍是以部族骑兵为主,与草原杂胡类似,强项者只是人数更多,并裹挟了大量的草原杂胡。

其实对付拓跋氏并不难,就如郎君在小沛时那样,专杀拓跋氏本族人,只须连胜几场,草原杂胡必生异志,并且力量对比也会渐生变化,久而久之,北方将会重新陷入动荡当中。”

“嗯!”

王愔之默默点头。

对面,慕容镇眉心紧拧。

在人数上,慕容氏骑兵不占优,而晋人的恶心战术也令骑兵的优势发挥不出来,迄今为止,仍没有一骑冲入土石阵中,完美执行了他勿得浪战的叮嘱,只在外围驰射。

但问题是,马力终究有限,来回跑个几趟,又要冲锋又要转向,速度不可抑制的慢了下来。

骑兵失了速,比之步卒更加不如。

他站在瞭望车上看的清楚,慕容氏骑兵已经损失了五六百骑,多数都是人或者马被晋人阵中的强弩点杀。

这一战,其实已经没有必要再打了,继续耗下去,只会死伤更多。

可是青州豪强在边上看的清楚啊,初战不敌晋人的后果,必致人心浮动。

况且如败退下来,怕是连当道立寨都做不到,只能全军退回不其,若晋人趁势进逼,不其未必能守住。

他心里清楚,骑兵就不是用来守城的,万一不其城里的豪强有了异心,与王愔之里应外合,自己这支骑兵不说全军覆没,至少也要折损半数。

这对于孱弱的南燕来说,无异于元气大伤。

但是吧,不退难道就一直和王愔之耗下去?

毕竟晋人背靠大海,有海船为倚仗,输送粮草物资有着天然优势,而他们,只能从数十里外的不其获得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