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我不打算杀了你。”
张燕话锋一转,随后抬头看向王匡,高干二人,“王太守,高将军,你们觉得如何?不如给我张燕一个面子,留着这潘凤。”
“自无不可。”
“正有此意。”
王匡,高干二人开口。
闻言,张燕眼底深处闪过一丝精光。
他自然不会平白无故的留下潘凤性命,而是另有打算。
他盯着这个跪地求饶的将领,仿佛看到了一座移动的兵书宝库。
若能得此人效力,黑山军就再不是流寇草莽——那些困扰他多年的粮草调度、据点经营、与其他诸侯周旋的难题,或许都能迎刃而解。
他仿佛已经看见,在潘凤的谋划下,黑山军的旌旗插遍河北诸州。
而帐内一侧的王匡,看向潘凤的目光同样炙热。
他想起太原军中那些有勇无谋的部将,若得潘凤这般智将辅佐,何愁不能在这乱世中更进一步?
他下意识摸了摸袖中的兵符,开始盘算该开出怎样的价码,才能让潘凤归降自己。
高干则想得更远。
作为袁绍的外甥,他比旁人更清楚一个顶级谋士的价值。
若能说动潘凤转投舅父麾下,这份功劳足以让他在河北集团中地位陡升。
他甚至已经想好该如何写信向袁绍禀报:“今日得一天下奇士,可抵十万精兵……”
而现在沉浸在生死危机中的潘凤并不知道,张燕三人非但不打算杀他,甚至还在心中盘算究竟要开出何等的价码来招揽他潘凤!
……
很快。
张燕,王匡,高干三人领着大军进驻邺城。
而潘凤作为败军俘虏,非但没有被虐待,反而受到了三方诸侯联合起来的最高礼遇!
邺城府库的沉香木案上,一盏雁鱼灯静静吐着青烟。
此刻的潘凤局促地坐在锦垫上,面前摆着炙鹿肉和葡萄酿,可他拿着象牙箸的手却在微微发抖。
潘凤不能理解。
进入邺城后,他吃的每一顿饭都丰盛的像是断头饭。
而且,张燕三人还不停地派人过来跟他商讨国事计策,探讨兵法谋略。
但他潘凤哪里懂这些啊?
他说不出个所以然,但寄人篱下又不能什么都不说。
真什么都不说,万一对面看他潘凤不爽,一刀砍了自己怎么办?
所以,潘凤只能绞尽脑汁的进行一些模棱两可的回答。
张燕使者:“潘将军,我替我家魁首向您请教,如果黑山军把持邺城,该如何治理城池呢?”
潘凤:“治理城市的官员一定要会治理。”
王匡使者:“潘将军,太原郡产粮不多,难以维持大军所需,该如何?”
潘凤:“粮食?那种地的农民一定要会种地。”
高干使者:“将军,您看兵书上这一条计谋,算是妙计还是昏招?”
潘凤:“兵法?带兵打仗的将军一定要会打仗。”
然而听到这些回答,张燕三人非但不恼火,反而不停地揣测潘凤回答中的深意,并且对他愈发敬佩。
潘凤不肯直接为自己等人出谋划策,不正是忠心耿耿的表现吗?
哪一家诸侯不喜欢这样的忠勇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