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城,
东北军工总署,
会议室内,一场重要的会议正在召开,
首席台主位上,
一位英气逼人的中年军人,面色严峻的取下眼镜,正在仔细地擦拭:
“人都到齐了吧?”
说话的是统辖东北六省军工发展的一把手,东北军工总署署长,赵立勤,赵署长。
台下坐着的是松,钌东,钌西,嘿,咭,热六省军工委的主任和其他官员,
“都到齐了,署长。”
秘书在一旁汇报道。
赵立勤微微颔首,戴上眼镜,环视众人一圈后,
尽量用不那么沉重的语气,向大家宣布道:
“上头已经和苏熊那边接触过了,先进的机床设备,相关的技术援助,以及我们急需黄铜原材料,苏熊老大哥都愿意无偿的支援我们.....”
龙国新立,百废待兴,对先进的机床设备及相关的技术,望眼欲穿,梦寐以求。
各省军工委就是因为设备精度不够,技术不达标,导致军工生产效率低下,各项新式武器无法研发量产......
一听苏熊大老哥愿意无偿支援自己,一个个兴奋的不行,纷纷畅言道:
“署长!这可太好了!有了高精度机床,我们五二军工厂,一个月内,就可以生产出制式步枪!”
“哈哈哈.....如此一来,机枪,重机枪,以及迫击炮咱们都能自己造了啊!”
“黄铜可是个好东西,咱们龙国太缺黄铜了,没有黄铜,子弹都造不出来.....现在苏熊愿意支援我们黄铜,以后咱们就不缺子弹了.....”
“没想到,苏熊老大哥这一次这么讲义气。”
“不对吧,苏熊真有那么好心,我怎么不信呢?”
“我也不太相信!如果他们真这么好,当初从东北撤离的时候,为啥把咱们国内的设备,矿产,粮食,牛羊,都给拉走了......?”
“..............”
一言落下,
众主任的脸色瞬间凝固,脑海中回忆起了,苏熊人撤离东北时,野蛮粗暴的强盗行径。
他们统一抬头望向台上的赵立勤,发现他一脸的忧愁,没有一丝笑容,
下一秒,一种不详的预感涌向众人心头。
“没错,苏熊确实没有这么好心。”
“他们的无偿援助,有一个附加条件.....那就是允许苏熊海军在我们的旅达港驻军。”
赵立勤开口道。
什么?
台下众人神色一凛,脸上愤恨的神情,无以言表:
“他妈了个巴子,我就知道这群苏熊强盗不是什么好人!”
“奶奶的,表面上称兄道弟,内地里,惦记着我们的领土港口.....这援助,咱不要也罢!”
“没错!咱们浴血抗战是为了什么.....?不就是希望咱们龙国人不受洋人的欺负吗?这要是允许苏熊驻军旅达港,那咱们对得起死去战友的地下英灵吗.....!”
“让苏熊驻军?姥姥!老子第一个不答应!”
“............”
龙国初立,大多职务都是由军人担任,军工署自然也不例外,
他们血气方刚,义愤填膺.....一个个怒气冲冲地撸起袖子,仿佛要跟苏熊干一架!
“好了好!”赵立勤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安静:
“让洋人驻军我们的港口,这种丧权辱国的条件,咱们肯定是不能答应。”
“正所谓......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既然苏熊不愿意帮助我们,那咱们就只能靠自己了。”
“现在.....前线战事吃紧,国内匪患严重,西南诸省还未完全解放。”
“机床设备的事,可以暂且不论......但子弹的生产任务,咱们是一点都不能落下。”
“这是下个季度的子弹生产任务清单,你们都看看吧。”
赵立勤将生产任务资料递给了秘书,示意他分发给诸位主任。
任务清单被分发到每一位主任手中的时候,赵立勤则一直打量着他们的反应,
果然.....如他预料的那样,
众人一看清单上的子弹生产任务,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一个个顿时愁眉苦脸起来.....
因为钌东军工委手下管着东北最大的五二军工厂,其任务也最重,
主任孙长山眉头都皱成了麻花:
“署长!子弹的生产需要大量的黄铜,可咱国内的黄铜实在太短缺了.....”
“没有原材料的情况下,这子弹任务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了,这....这不是难为人吗.....!”
50年以前,龙国延续了国际通行的黄铜(含铜60%-70%的铜锌合金)制造子弹弹壳的传统,
可龙国铜储量极低,全球占比不足5%,且开采难度大,成本高,技术落后,导致黄铜严重依赖进口......
“难?”
“你觉得难?”
“我不知道难吗......?”
赵立勤的神情比刚刚严肃了一倍:
“咱们难,前线的战士的难不难?身后的百姓难不难......?”
“你知不知道.....咱们的战士在作战之前,每人手里能发多少发子弹?”
“六发!”
“平均下来,每次作战,每个士兵手里只有六发子弹。”
“如果,咱们的子弹生产数量再减少,后勤供应不上去,那这仗还怎么打.....?”
“你让咱的战士们,拿着没有子弹的步枪,跟敌人肉搏啊.....?”
孙长山微微抬头,耸拉着个脸:
“可是,署长,这没有黄铜......你让我们怎么产子弹啊.....?”
一旁其他省的主任也纷纷附和道:
“署长,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知道前线的战士很难.....但不给我们黄铜,我们也变不出来子弹啊。”
“是啊,署长,这任务定得太高了,我们根本完成不了。”
“...........”
赵立勤面色一沉:
“没材料那就提升合格率!将有限的材料集中起来,制造出更多合格的子弹。”
“你们六个军工委,手里面大小军工厂多达上百个,每个工厂的子弹合格率平均下来,只有百分之五十到六十。”
“这合格率太低了!”
“把合格率提升到百分之九十以上,不就能减少材料的损耗了吗.....?”
一听到百分之九十,这个遥不可及的数字后,
众主任的心情就像霜打的茄子立刻蔫了下去......
“百分之九十以上,署长,您杀了我吧.....”
“苏熊老大哥的子弹合格率也就百分之九十左右,可人家有先进的机床和技术工艺,咱们有啥啊.....啥都没有.....”
孙长山的表情就像受了气的小媳妇,就差把不满两个字,写在额头上了。
其他主任也都跟着叫苦不迭:
“署长!咱们的模具差,工艺差,各个工厂工人手艺参差不齐,想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合格率,这根本就不可能.....”
“再说了,您又不是不知道,士兵从战场上捡来的弹壳,因为反复使用,导致强度下降,延展性劣化,最终导致子弹损毁率居高不下.....咱们能保持百分之六十的子弹合格率,已经很不容易了。”
“........”
因为黄铜产量低,不得以.....龙国采用通过回收战场遗留弹壳的方式,来补充的黄铜的不足,
但是这些弹壳因为过度使用,导致性能低劣,无法满足子弹的正常生产。
从而造成龙国的子弹的合格率一直很低。
实际上.....这些问题,赵立勤作为军工署长,怎么能不明白......?
他也是没办法了,才会把任务强压给众人:
“你们说的这些问题,我都知道,但.....活人总不能尿憋死吧.....?”
“我军的光荣传统是什么,迎难而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我就不信.....鬼子的飞机大炮都没把我们难倒,这点黄铜还能把我们难倒了......?”
“你们有牢骚,有困难,回家发去,老子只要子弹。”
“今天我把话放这.....谁要是能完成子弹的生产任务,我就给他记功升职,并且全军通报表彰。”
“谁要是完不成任务,提头来见。”
赵立勤的声音粗犷明亮,不容任何质疑,
子弹生产任务,就是死命令,不完成也得完成。
众主任一看赵立勤坚决的神情,知道没有回旋的余地,纷纷唉声叹气,硬着头皮把任务接了下来。
任务分配完了,这场会议没过多久,便落下帷幕,
散会时,
会议室门口,军械处几个工作人员已经站在这里等候多时了,
他们手里抱着一把新式枪,和一堆技术图纸。
第一个从会议室走出来的赵立勤,一眼就看到了他们:
“你们拿的什么东西。”
军械处的人上前回道:
“署长,这是钌东军工委军械科送来的一把新式步枪,还有生产步枪的技术图纸。”
“他们听说孙主任来这里开会,要开三天,就托人直接送到这来了。”
新式步枪?
这四个字,立马吸引了赵立勤的注意力,他走上前去,拿起那把步枪打量了起来,
一上手,就感觉到了这把步枪的‘不一样’,
无论是手感,重量,枪身,做工,结构精密程度都与国内的普通枪支,有些天壤之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