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47章 研制成功!49式高射炮和49式预警雷达!(1 / 2)

三款雷达选哪个.....从积分上对比,系统已经帮苏铭排除了一个。

排除的就是龙国1953仿制成功的314甲中程警戒雷达,兑换积分只有2万积分.....

与另外两款雷达想比....这款雷达探测距离只有80公里,精度较低,且整机重达400多千克,体积庞大,需固定阵地部署,机动性很差....

剩下的两款雷达都是4.5万兑换积分。

一款是苏熊的P-20雷达,一款是鹰酱的AN

CPS-5雷达....选择哪一个就需要深入对比一下了。

先说P-20雷达,代号屏障.....是苏熊刚刚服役的远程预警雷达,优点是侦查距离高达300公里,具有超远程预警功能.....

缺点是精度较低,易受地形干扰,主要用于目标粗定位。

技术特点是,利用VHF波段实现超视距探测,对高空轰炸机预警距离更远,但无法精确测高,需配合其他雷达使用。

P-20属于第一代远程警戒雷达,延续二战末期技术路线,战术价值局限于早期预警网络节点。

苏熊制造它的目的,并不是来预防战斗机.....而是专门用来预防鹰酱轰炸机投掷原子弹的。

说白了,这款雷达的诞生,是弥补苏熊反核威慑预警能力的。

再说一说鹰酱国的AN

CPS-5雷达,代号先遣者.....它的探测距离为200公里,是全球首款采用S波段脉冲调制技术的中程预警雷达......

优点是精度比较高,抗干扰能力强,可对高射炮,舰炮,导弹,火箭炮等武器进行火力引导.....

缺点是比P-20雷达少了100公里的预警距离,

技术特点是,第二代雷达技术,从VHF向微波转型....将预警雷达从“探测工具”升级为“火控核心”。

其S波段技术脉冲调制技术,可灵活转为海军的舰载雷达.....未来,能帮助龙国建立海军预警体系。

从技术上分析,AN

CPS-5雷达在抗干扰,多功能性上全面领先P-20......唯一不足的,就是预警距离少了100公里。

苏铭沉思两秒.....沿海城市空中守卫上,200公里的预警距离,用来防御蛙岛的空军战机,完全足够了。

未来的抗鹰战场上.....鹰酱国的战机主要轰炸范围,是东北运输线和棒子半岛,多造几台雷达,预警范围也足以覆盖了。

因为苏铭熟悉历史,所以他清楚地知道,龙国没有被核弹轰炸的风险....故而对P-20雷达完全没有需求.....

再加上,鹰酱的AN

CPS-5雷达是第二代雷达技术,技术相对先进,将来也可以改装为舰载雷达使用,对于龙国雷达技术的积累,好处是无穷的......

最最最最重要的是!这款雷达还有一个无法比拟的优点.....

那就是....它兼具一定的火控雷达功能,精度高,可对高射炮进行开火引导。

AN

CPS-5雷达+59式高射炮,可以组成一个完美的防空体系。

在实战中,AN

CPS-5雷达200公里的探测范围,可以提前预警,大范围扫描并发现目标。

发现目标以后....可以将目标方位,高度,距离等信息,传递给59式高射炮的瞄-3火控雷达.....同时引导瞄-3火控雷达接管目标,进行精密跟踪并解算射击参数......

之后.....当敌飞机飞入射高空域,即可开火将其击落!

整个过程完美展现了提前预警,快速部署,火控瞄准,开火射击的四个步骤。

蛙岛的战机,敢来就是送死!

来多少死多少的那种!

AN

CPS-5雷达弥补了瞄-3火控雷达只有35公里探测距离的短板......

两相组合之下,59式高射炮的射击,瞄准等精度会得到大幅提高,综合战斗力提升了一个档次。

当然!

也不是没有坏处.....

比如AN

CPS-5雷达属于鹰式装备,而59式高射炮仿制于苏熊的KS-19M2高射炮,属于苏式装备。

两者雷达的数据无法兼容。

好在苏铭有系统....系统会贴心给出合理的融合方案,让两个装备完美兼容。

想到这里....苏铭不在犹豫,直接选择了兑换。

【兑换!】

【系统:恭喜宿主成功兑换成功,消耗4.5万积分。】

【系统:已根据现有技术路径和工业基础,成功匹配出最佳生产方案!】

【宿主:苏铭。】

【系统:当前剩余积分:70积分!】

又是一股清凉涌上心头,AN

CPS-5雷达全套技术知识,就出现在了苏铭的脑海之中。

看到剩余积分一栏只有70的时候,苏铭也对系统也失去了兴趣......

没积分啥也换不了了,干脆直接关闭了系统页面。

随后.....苏铭拿来纸笔,将59式高射炮和AN

CPS-5雷达技术,全部画成了图纸.....

从上午一直写到凌晨....画了十几箱图纸出来,才将两项装备的制造技术全部画完......

次日一早,

苏铭匆匆洗漱之后.....就将陈思婷,赵学军,卫建国以及八二厂核心技术人员,全部集中到了厂区会议室。

会议室内....苏铭坐在首席台上,旁边坐着副厂长陈思婷。

底下坐着赵学军等核心人员,门外还有人陆陆续续地进来......

赵学军和赵学军眼尖,一眼就看到了首席台前的十几个大木箱子.....这大木箱子两人都很熟悉。

前几次生产武器和汽车的时候,苏铭就将图纸存放在这些木箱子里。

作为跟着苏铭最早的老人.....两人都明白,当看到这些木箱子的时候,就代表着,厂长准备要研制新装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