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铭走到高射炮的射击指挥位置旁,朗声介绍道:“两位首长,先说说这炮。我们定名为49式100毫米高射炮。”
“它虽然是以苏熊现役的KS-19M2式100毫米高射炮为蓝本进行仿制的......但经过我们团队的深度改进和优化,它的综合性能,尤其是可靠性,适应性以及火力持续性,已经超越了原版......并且,更符合咱们龙国的地域特点和作战需求......”
“该炮全长9.2米,宽2.35米,高2.12米,炮身长6.07米......”苏铭如数家珍,指着炮身的各个关键部位,“我们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进行了科学的轻量化设计,使其战斗全重控制在7.55吨,正好能被咱们自产的解放牌卡车轻松牵引,机动性大大增强......”
“其最大射程可达16000米,有效射高15000米......它的火控系统尤为出色,具备自动跟踪瞄准,半自动(手摇对针)瞄准和应急手动瞄准三种模式,使得炮手能够快速锁定目标并开火,赋予炮组极高的战场灵活性和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
“同时!”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充满自豪:
“它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高,以超远程,重火力与先进雷达指挥系统,实现“弹炮结合”的防空
地面压制双功能......能够大大减少人员操作和维护的难度,提高作战效率和可靠性......”
“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该炮都能快速部署,准确地打击敌人,为我军提供强有力的火力支援.....”
“...........”
杨副司令听完,双眼冒着精光.....在漆黑的夜晚,指着高炮,疑惑道:
“雷达?你是说这个炮的本身还带雷达....?”
“是的!司令!”
苏铭走到炮瞄雷达旁,拍了拍天线基座:“这个就是瞄-3火控雷达,侦查范围35公里,精度很高,只要被它锁定,敌人的飞机,十来九死.....”
“十来九死?好家伙,命中率这么高吗?”
杨龙德副司令和赵立勤部长几乎同时瞪大了眼睛......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神情。
十来九死,这命中率可就是实打实的百分之九十啊......
对于高射炮而言......这命中率,简直就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尽管龙国不能自产高射炮,但通过缴获鬼子军和果军的装备,现役中....还是有不少高射炮的。
然而那些高射炮的命中率,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惨不忍睹!
因为炮瞄技术落后,射高不足,弹药毁伤效能低下.....蛙岛飞机空袭十几个波次,能侥幸打下来一两架,都算是撞了大运......
综合算下来,命中率能达到百分之五,就已经不容易了.....
至于百分之九十的命中率,那更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哪知道!
就在杨龙德和赵立勤两人,感慨这个高射炮离谱命中率的时候.....
苏铭接下来的一句话,
直接惊得两人心弦一紧.....连呼吸都变得急促了!
“司令!署长!.....十来九死,那只是我的一个比喻!”苏铭语气自信非凡,笃定道:
“实际命中率,可不止百分之九十.....就蛙岛的那些飞机的性能,不是我吹,基本上来多少死多少.....能逃回去一架,都算我输!”
说实话....这还真不是苏铭吹牛,
升级后的49式高射炮外加200侦查范围带引导功能的预警雷达,其综合性能.....连鹰酱最先进的B-29重型轰炸机和F-86喷气式空优战斗机都不放在眼里。
蛙岛的B-24解放者中型轰炸机和P-51野马战斗机,连喷气式战斗机都不是.....既不具备高空性能,也不具备高速特性.....
49式高射炮有预警雷达的辅助,打这两种机型,简直不要太轻松!
“苏铭!你这口气可真不小啊.....就是老大哥苏熊的防空部队来了,也不敢说这种话吧?”
看到苏铭如此胸有成竹,杨龙德和赵立勤心里不由得一喜。
他们都知道....苏铭平常是很谦虚的一个人,从不说大话!
既然他敢说让蛙岛战机有来无回,那就说明.....他有这个底气!对自己造的武器,有足够的信心!
苏铭:“司令!我这已经很保守了.....”
杨龙德双手一背,神色中满是对苏铭的赞许。
“别人这么说,我肯定不信.....但你嘛,我百分百的信任!”
“现在!我对于蛙岛的空军,心中没有任何畏惧,不仅不畏惧.....反而隐隐有些期待,生怕他们不来了!”
“只有他们来了!我才能看到49式高射炮,在魔都的防空阵地上,大显神威!”
“哈哈哈.....”
杨龙德和赵立勤相视一笑,眼中没有恐惧,只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对了!你刚刚说,这个高射炮射高是多少来着?”
刚刚苏铭,苏铭说得太快.....杨龙德都没记住。
“司令!49式高射炮的最大射程可达16000米,有效射高事15000米!”
闻言,杨龙德瞳孔一震;
“好家伙!”
“我记得苏熊的KS-19M2式100毫米高射炮,有效射高才12000米......你这个高射炮得比它还高3000米?”
“是的,司令!”苏铭平静地回道。
此时,一旁的赵立勤摸了摸下巴,惊讶之余,他心中燃起一个疑惑:
“苏铭!我记得蛙岛的战机,最大升限才1.2万米左右,你这个射高造到了1.5万米.....造这么高?成本上,会有不会有些浪费.....?”
作为军工署署长,赵立勤明白,武器装备制造,并不是参数性能越高越好!
性能越高,成本越高.....这是毫无疑问的!
制导武器时,要综合考虑实际情况,成本和技术要进行平衡.....
比如敌人战机的最大升限是1.2万米.....那制造的高射炮保持在1.3万米有效射高即可,
这样即能覆盖敌人的战机飞行空域,也能有效控制成本.....省出来的钱,能生产更多的武器。
“不浪费!”
苏铭回答得斩钉截铁,异常果断:“司令,署长!实际上,我不是按照蛙岛战机最大升限的标准制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