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发,持续轰击下来.....
那场面!毁天灭地!
而另一边......是一支从极度贫弱中刚刚站起,装备着“万国牌”武器,火炮数量严重不足,性能极度落后的龙国志愿军.....
除了拥有惊人的战术创造力和钢铁般的意志之外.....这支部队,真没有能拿得出手的装备!
志愿军的火炮装备与鹰酱国相比,就是叫花子与世界首富的区别.....
用一个惨字都无法形容龙国装备的落后情况!
惨到什么程度呢?
主力部队几乎没有大型重炮,主要依靠缴获的东洋式92式步兵炮,94式山炮,以及少量果军时期遗留的杂式火炮。
型号杂乱,口径不一,弹药补给极其困难。
其中,营级火力,主要依赖缴获自东洋的70毫米曲射步兵炮,俗称“鬼炮”,以及各种杂式60毫米迫击炮。数量少,弹药匮乏,性能参差不齐......
数量不超过五门!
团级的火力,同样是缴获的九七式81毫米迫击炮或果军的31式60毫米迫击炮.....火力持续性很差,常常打几发就要转移,以防敌方报复性炮击.....
数量不超过十门。
如果能有一门亮剑里面的意大利炮,那真是当宝贝供着......
师级的火力,也是缴获的75毫米野炮,以及从苏熊那里紧急换装的一部分M1-9-38(76-毫米)师属野炮......
至于105毫米榴弹炮,运气好能有几门,运气不好的师,一门都没有!
你没看错!
一个师.....装备超过100毫米口径的火炮,都是奢望!
机动方面,基本靠骡马,人力拖拽.....通信方面,因为电台有限,团以下的部队,主要靠吼,靠跑,靠信号旗,炮兵观测的手段非常原始.....
其中.....师一级配备的少量75毫米山炮,射程仅8公里不到.....
射速慢,精度差,移动困难.....
相比于鹰酱国一个师,大小火炮近一百五十门的数量!
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抗鹰战争,第一次战役时,龙国一个军才能勉强凑出一个炮兵团,总数量七十到一百二十门火炮之间,差不多是鹰酱国一个师的一半.....
不仅是数量和性能没法和鹰酱国比,.炮弹补给量差距更是巨大......鹰酱一场战役打掉的炮弹,够龙国军队用上大半年。
炮弹打一发少一发,很多时候炮兵眼睁睁看着敌人撤退都不敢轻易开火......
巨大的装备代差,使得志愿军在作战初期,面对鹰酱军铺天盖地的炮火.....只能采取隐蔽近战,夜间突击,迂回包抄的战术,用步兵的勇敢和智慧去弥补火力的巨大不足......
冲锋号响起时,战士们要顶着恐怖的弹雨,用生命去缩短与敌人的距离......
这不是战斗,这根本是钢铁在与血肉对抗。
想到这里.....苏铭的心一点点沉下去。
突然!
他猛地睁眼,一拳砸在桌面上:
“不行......绝不能这样!”
“陆地战场,才是决定最终胜负的地方!”
“没有强大的炮兵,我们的战士就要用更多的鲜血,去填补火力的不足.....”
苏铭豁然起身,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思绪如闪电般疾驰......
鹰酱的炮火优势不仅仅在于数量,更在于体系!
连排有60毫米迫击炮和81毫米迫击炮!
营团有75山炮,105毫米榴弹炮!
军师级还有155重型榴弹炮支援.....射程衔接,火力覆盖几乎没有死角!
而龙国.....迫击炮数量不足,山炮机动太差,重炮几乎没有!
苏铭走到挂在墙上的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东北方向。
“时间不多了......必须尽快建立起我们自己的火炮生产线!”
“不仅要造炮,还要造适合我们战士用的炮......要轻便,要可靠,要能跟上步兵快速穿插的速度,还要能用我们现有的工业基础大规模生产......!”
下一秒!
苏铭的脑海中迅速闪过几个方案:
60毫米迫击炮......必须造!轻便灵活,适合班组支援,山地作战必不可少。
81毫米
82毫米迫击炮.......射程更远,威力更大,应该作为营级核心支援火力,必须得有!
155毫米榴弹炮和105毫米级别的榴弹炮.......这是军师级火力的支柱,也必须得有!
敌人有的,龙国必须全都有!
想通思绪,苏铭的意识沉入脑海,打开了系统兑换页面.....!
根据积分情况.....他搜索起了这个时期相关的火炮型号,参数,射程.....
同样,还考虑后勤口径和统一,
鹰式装备,苏式装备,龙式装备......经过层层筛选对比!
苏铭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了几个火炮的型号之上,
分别是63式60毫米迫击炮,67式82毫米迫击炮,54式122毫米榴弹炮,66式152毫米榴弹炮.....
这四种炮分别对应了连排级火力,营级火力,团级火力,军师级火力。
先说63式60毫米迫击炮.....炮管长610毫米,全炮重仅12.5公斤,底座盘直径约280毫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