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26章 粮食安全,从化肥入手!(1 / 2)

听到这里.....苏铭反应过来,怪不得这几天,就风洞的问题,范老总一直没有回复自己。

之前但凡有技术发给范老总之后.....都是当天就能得到回复。

感情是龙国没有钱了啊......

这一点.....苏铭倒是疏忽了,一味地研发新技术,想着让龙国的工业科技尽快步入正轨。

却忘了....建设工厂,人员工资,水费电费,吃喝住行都需要钱。

而恰恰这个时刻的龙国,最缺钱.....半岛上还在打仗,海外贸易还遭受鹰酱和西方的封锁。

早意识到这个问题的话.....就不该这么着急发展新技术,而是应该研发些赚钱的技术,想办法充实国库......

苏铭正胡思乱想间.....范老总那边还在继续诉说:

“本来打算国际上借点款,可惜啊,东欧那些国家也都是些穷亲戚.....对我们的帮助,极为有限。”

“正巧.....靠着你研发的单兵防空导弹和卫士-A远程火箭炮,咱们不是取得了两场胜利吗?”

“苏熊那边得知以后......看中了咱们的先进技术。”

“你看看.....能不能像之前合作钛合金那样,将一些苏熊急缺,却又不太重要的技术,卖给他们?”

“换点咱们需要的资源和资金......?”

苏铭又不傻.....脑子反应很快,瞬间就理解的范老总的想法。

顺着这个想法.....他陷入沉思,回忆起这段时间研发的技术:

“有倒是有.....”

“不过.....老总,您得容我细想一想。”

听到肯定回答之后......范老总顿时喜笑颜开起来:

“行.....不着急,我等你电话,你先想着。”

“好。”

挂断电话之后.....苏铭提起纸笔,开始正经思考起来。

什么样的技术.....是龙国有的,且苏熊急需,又即将在两三年之内研发出来的?

首先是防空导弹技术.....苏熊第一代防空导弹是SA-1防空导弹,编号S-25,代号金雕,于1954年正式列装.....因其是固体防空导弹,体积大,体型笨重,所以只被部署在了苏熊首都附近。

它采用的是无线电指令制导方式......这种制导方式依赖地面系统进行目标和导弹的跟踪,并通过无线电信号传输指令来引导导弹飞向目标。

通过的作战方式是.......雷达获取目标的方位,距离和高度信息后,跟踪制导脉冲雷达会接手,同时跟踪目标和已发射的导弹......

这部雷达相当强大,有6个旋转天线,方位和俯仰扫描范围均为70度,能同时跟踪30多个目标......

接着.....地面制导站根据脉冲雷达提供的目标与导弹实时位置数据,计算出修正导弹航迹所需的指令.....这些指令通过无线电信号发送给飞行中的导弹,控制其飞向目标......导弹发射升空后,先按制导控制系统的指令靠燃气舵向目标方向转弯,燃气舵抛开后,再根据地面指令通过空气舵控制飞行。

当导弹接近目标到一定距离时.....地面制导站会发出指令,启动弹上的无线电引信,引爆战斗部并摧毁目标.....

相比于毒刺防空导弹的红外制导技术.....这种无线电制导的方式,非常落后,命中率低,且执行起来流程过于繁琐。

不像毒刺防空导弹.....发射以后,就不用管了,导弹的红外导引头,能自动追踪目标,不需要地面制导站发出指令......

而苏熊首次使用红外引导技术的导弹.....是于1960服役的R-13空空导弹。

换句话.....仅是毒刺上的红外导引装置,龙国就领先了苏熊10年!

所以.....毒刺防空导弹和红外引导技术,绝对不能卖给苏熊。

考虑到1954年.....也就是四年后,苏熊才正式服役无线电引导技术的导弹,现在正处于研发状态。

那干脆把这种落后的无线电引导技术提前卖给苏熊不就行了......?

反正这种技术比红外引导技术落后一个时代.....龙国也用不上,属于龙国淘汰的技术。

把它卖给苏熊还钱,换资源.....发挥最大剩余价值,岂不美哉?

“好!”

“就你了.....无线电引导技术!”

说着坦然一笑.....在纸上写下了第一个能卖给苏熊的技术。

第二个就是卫士-A远程火箭炮.....150公里射程的岸防炮,是目前世界最先进,射程最先,威力最大的岸防炮。

这款火炮的技术肯定是不能卖.....但是减配之后的部分技术和成品,是可以卖的。

龙国的火箭炮射程150公里.....可以卖给苏熊射程50到60公里区间射程的火箭炮成品和部分技术。

为什么可以卖.....?

因为火炮用于岸防的时代很快就会消失了......

自20世纪50年代末起,随着导弹时代的到来......全世界各国的海岸防御的重点,逐步从传统火炮转向岸防导弹系统.......

就拿苏熊举例.......他们的第一代飞航式岸防导弹系统С-2

"山岗

"于1955年开始研制,这些导弹的射程,精度和威力,都远超任何一款岸防炮,能更有效地覆盖远距离海域......

所以.....趁着中低射程的岸防炮还值钱,在这个时代,卖上一个天价,狠狠地坑一笔苏熊,不过分吧?

除此之外......之前研究的49式高射炮,实际上也可以适当减配,卖给苏熊了。

因为导弹时代的来临之后......高射炮也很快退出了历史舞台,高射炮能拦飞机,但不能拦导弹啊......

未来的防空体系.....不仅仅要针对敌人的飞机,更要针对超高音速袭来的导弹群。

想到这里.....苏铭扬起嘴角,又写下了高射炮(减配版)和岸防炮(减配版)两个名字。

当然.....苏铭也不傻,不可能直接将技术一次性卖给苏熊,

而是以共同研发新式武器和技术为理由.....今天教一点,明天教一点,一直吊着苏熊。

分批分次地卖......这样挣的钱更多。

除了武器系统.....苏铭还记得此刻的苏熊,也在研发计算机技术。

实际上.....苏熊在计算机领域的起步其实非常早,并不落后于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