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黄老爷”的商队,终于抵达宁远卫城下时,即便是早已做足了心理准备的崇祯,也依旧被眼前的景象,给深深地震撼了。
与关内那些日渐残破、死气沉沉的卫所不同,眼前的宁远卫城,与其说是一座军事堡垒,不如说是一座繁华而又充满活力的工商重镇。
高大坚固的城墙,被重新修葺过,墙体上,甚至还浇筑了一层青灰色的、无比坚硬的“水泥”。城门外,等待入城的商队和百姓,排起了长龙,却井然有序,丝毫不见混乱。负责检查的士兵,虽然盘查严格,但态度和气,并无丝毫吃拿卡要的恶习。
进入城内,更是别有洞天。
宽阔的街道,同样由水泥铺就,平整洁净,足以容纳四辆马车并行。街道两侧,商铺林立,人声鼎沸。除了传统的米行、布庄、铁匠铺,更有许多他们从未见过的新奇店铺。
比如,挂着“辽西百货”招牌的商行。里面,从晶莹剔透的玻璃杯,到香气扑鼻的肥皂,再到包装精美的“黄金虾”零食,各种新奇的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再比如,一家名为“德克士”(李睿恶趣味的音译)的快餐店。里面,竟然在售卖一种名为“炸鸡腿”和“炸土豆条”的食物。那金黄酥脆的卖相和霸道无比的香气,引得无数百姓和士兵,排着长队,争相购买。
崇祯甚至看到,几个刚刚结束了巡逻的士兵,正用他们刚刚领到的饷银,美滋滋地,买上一个大鸡腿,配上一杯冰镇的酸梅汤,吃得满嘴流油。
那副景象,充满了市井的烟火气,也充满了这个时代,极其罕见的富足与安逸。
“这……这里,真的是日夜与鞑虏对峙的边关吗?”一名随行的禁军侍卫,忍不住喃喃自语。他感觉,这里的繁华程度,甚至快要赶上京城的一些街区了。
朱媺娖也是看得美目异彩连连,她指着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对着崇祯笑道:“父亲,您看,女儿说的没错吧?李大人的这些‘小玩意儿’,可都是能换来真金白银的宝贝呢!”
崇祯缓缓地点了点头,心中却是百感交集。
他看到的,不仅仅是繁华。
他看到的是,李睿已经成功地,建立起了一套可以自我循环的、强大的经济体系!他不仅能让治下的军民吃饱穿暖,更能通过商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反过来,再哺育他的军队和建设。
这,是一种何等可怕的能力!
……
周奎早已提前,将拜帖送到了参将府。
李睿对于这位“黄老爷”的到来,给予了极高的重视。他知道,这才是“周氏商行”背后,真正能拍板做主的大人物。
他没有在官署里,而是将接风的地点,定在了城外,那片象征着他一切奇迹开端的,万亩良田旁。
当崇祯的车驾,在李睿亲兵的引导下,缓缓驶上田埂时,即便是早已通过女儿的描述,有了心理准备的他,也依旧被眼前那片波澜壮阔的景象,给彻底征服了。
时值盛夏,正是庄稼长势最好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