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9章 朱樉登门(1 / 2)

奉天殿里,一片寂静。

百官齐齐语噎。

“诸位大人要是没有意见,那这座谈会本王可就办了。”

朱橚笑着不疾不徐地说道,声音不大却很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奉天殿,落入每一个人的耳中....

十岁的朱橚此刻却没有给人半点孩童的感觉,反倒是在他的身上流露出出人意表,不同于他真正年龄的成熟气质....

而就在朱橚话音落后不久。

身为户部尚书的张贺年仿佛如梦初醒一般,猛地回过神后,当即出列。

瞬间,奉天殿内百官,龙椅上的老朱、下方的朱标以及朱橚的目光此刻全都聚焦到了张贺年的身上....

“张大人,你有什么意见?”

朱橚眉头一挑。

张贺年看了看黄友忠身边的一箱箱银子,又看向朱橚,原本愤慨的脸上却流露出了笑容。

“吴王殿下说笑了,意见谈不上,我不过是有些建议罢了。”

张贺年说着面向老朱面色一肃,躬身道:“陛下,臣以为,此番太子殿下与吴王殿下所要召开的这‘东宫大明商贾座谈会’很有必要!”

“如今我大明百废待兴,正是寻找有志之士,听取百姓建议的时候,此时当广开言路,商贾流窜于民间,有着更为机敏的消息渠道,更了解百姓心中所想。”

“再者,此番与会商贾皆为爱国商人,实与寻常商贾不同,无良商贾是无良商贾,爱明之商贾又是爱明之商贾,不可混为一谈。”

“臣建议,此番座谈会,不光要办,还要大办特办!不然有失我朝廷颜面!”

“臣想来,这座谈会耗费银两定然不少,宫中内库想来吃紧,臣想着,太子殿下此举也是为朝廷着想,是以想请陛下让臣之户部略尽绵薄之力,以国库之银宴请商贾,还望陛下应允!”

张贺年正气凛然朗声说道。

声音传遍整个奉天殿。

刚开始的时候百官还未曾听出什么,越听张贺年说,大家的眼神就越是怪异,从原本的惊诧变成了玩味....

朱橚听着张贺年的这一番话眼神也顿时不善起来。

他娘的,这老张好脸皮!

话里话外的意思,这分明是想摘桃子来了!

想以国库的钱宴请商贾?

我看你是想把这十六万两银子收入国库吧?

都知道户部缺钱,满朝文武谁不知你老张一毛不拔?这会儿大方起来了?

朱橚可不想这些钱收入国库,咱好不容易弄来点钱有些家底,这些钱以后还有大用呢,怎么能够平白给人摘了桃子?

朱橚赶忙上前一步。

“有劳张大人费心了,不过这座谈会我与大哥早就商议过了,办个座谈会的钱东宫还是有的,国库存银事关重大,有关我大明江山社稷,更事关天下百姓,何以轻动?”

“我知张大人关心商贾,却也不好因私废公,这一次的座谈会,就由东宫出些银两就好了。”

“是吧大哥?”

朱橚说着看向朱标。

朱标当即会意,点头道:“老五你说的不错,这摆个宴席的钱咱东宫还是有的,张大人还是操心国事好些。”

虽然朱标不明白为什么朱橚不愿意将这些银子收入国库,但想到这些日子以来朱橚的所作所为,朱标选择无条件信任自己这老弟。

老五既然如此说,那定然是有着自己的道理。

自己只需要负责支持就好了。

“陛下,臣以为,这第一次商贾座谈会意义重大,是该以朝廷的名义,以国库之银举办好些。”

张贺年看向老朱。

在他看来,虽然被吴王殿下和太子殿下拒绝,但只要陛下同意,那这座谈会就能由户部出资举办。

这会儿他甚至已经顾不上得罪太子了。

这可是十六万两银子!这要是户部举办座谈会,这银子不就归属户部了吗?

大明国库空虚的很,耗子看了都摇头。张贺年身为户部尚书,一分一毫都看得极重,只要能让国库多出十来万两银子,莫说是得罪太子殿下,就是得罪了陛下,咱老张也是义不容辞!

在其位谋其政,正是张贺年的这个性子,老朱才让他当这户部尚书,总管朝廷财政大权!

张贺年眼巴巴地看着老朱。

然而老朱却摇了摇头。

“张爱卿。此次座谈会就不必从国库取银了。如今朝廷哪里都得用钱,户部的银子暂且就先留着吧。”

“陛...”

听到老朱的话,张贺年张嘴正想说什么,却被老朱抬手打断。

老朱看向朱橚:“这样吧老五。户部确实是困难,各地都要赈灾,还有将士们的军饷,不容有失,国库的银子自顾不暇。不过张爱卿说的也是,此次东宫召开的‘大明商贾座谈会’是我大明首次商贾座谈会,不能叫外人看清了朝廷。”

“事关朝廷颜面,须得大办!”

“东宫的钱怕是有些不够。这样吧,咱看这钱也不用东宫出了,咱的私库还有些银子,就用私库的银子举宴吧。”

老朱话锋一转,奉天殿内的百官具是一愣....

原本还想挣扎一下的老张也顿时愣住了...一脸无奈地默默叹了口气....

朱橚看着一脸我是为你好架势的老朱,心里一阵排腹。

他娘的,合着便宜老爹这也是看上了这些银子!

从私库出资,那这座谈会钱不就入了您老的私库了吗?

这哪儿成?

.....

老朱开口,张贺年自知没了争的资格,只好退下,心里寻思着是不是能从老朱的私库里弄出些银子充入国库。

毕竟这大明可是你朱家的大明,国库银子不够,从你私库拿银子,这也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嘛。

这种事情老张不是第一次干了,老朱除非内库中实在没钱,否则也常会补贴国库。

这就是为什么明明皇家产业不少,甚至秦淮十六楼这样的高端青楼每个月给老朱提供两三万两银子的进项,宫内的开支用度还一减再减的原因。

老朱把这些省下来的银子都用来补贴国库了。

老张退下了,他等着老朱将这些银子搬入内库,再从内库掏钱到国库。

可朱橚不干了。

见老爹要打自己这些银子的主意,当即站了出来。

好家伙,这些银子可是好不容易弄来的,能就这么被掏走吗?

绝对不行!

“父皇,宫内开支用度已然不小,想来父皇的内库银子也是紧得很,这次的‘座谈会’就不劳父皇操心了。办这座谈会的银子儿臣与大哥早有计划,父皇内库中的银子还是父皇您自己留着吧。”

原本还笑呵呵的老朱听到朱橚这话,顿时表情一僵,整个人愣在了原地....

“老五,话不是这么说,你大哥东宫的银子其实不多,想要让这座谈会体面些还是不够的,这样,咱就出一半的钱,一半的钱可以吧?”

“父皇,真的不用。儿臣有钱!”

朱橚直接拒绝。

表面上老朱同志说的是要赞助举办座谈会一半的钱,但实际上的意思,这是要掏走一半的收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