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35章 震惊朝野!(2 / 2)

朱煐已经带着朱允熥离开了东宫,离开了皇宫.....

直到离开皇宫的时候朱允熥依旧没有缓过神来,他牢牢地抱着怀里装着儿时的物件,心中满是高兴和不可思议。

“这....这就跑出来了?”

朱允熥不敢置信。

他万万不敢相信,自己当真有一天居然就真的脱离了吕氏的掌控!当真便离开了东宫!

这次的离开可不是以往的出门,这一次是真正不在东宫住了!

“殿下,不过是离开了东宫而已,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你日后可是要做大事的,且不说允炆殿下虎视眈眈,还有其他几位王爷尚且不知他们的想法呢,陛下让您住入臣府中,想要也是希望臣能辅佐殿下。”

“为今之计,殿下当修身养性,改改性子才是。”

朱煐劝道,谆谆教诲宛若长者,这要是不知其心中所想,当真还以为这货是真心实意地想要辅佐朱允熥争夺皇储之位。

事实上朱煐有着自己的想法。

原先在御书房的时候他忽然想到了个计策,以朱允熥之事为媒介,将朱允炆推到对立面,以此给日后留下后手,哪怕日后老朱在位时未能完成任务,新皇登基,朱允炆继位,自己也能快速升天。

而一切也按照计划逐步演变。

可就在带朱允熥离开东宫的这路上,朱煐却又有了新的想法......

既然已经知道只要交恶朱允炆,日后等朱允炆上位之后,便对自己有利无害,那么....为什么不更进一步呢?

进一步交恶朱允炆岂不是更加保险?

想要交好一个人不容易,可要是交恶一个人,那就太简单了!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那么同理,想交恶一个人,那只要和他的敌人交朋友,坚定地站到他的敌人一边,那不就.....

朱允炆的敌人是谁?

眼下而言,毫无疑问,对朱允炆皇储之位有威胁,有直接威胁的,就是朱允熥!

“要不就站队朱允熥?”

朱煐一旦脑海里有了这么个想法之后立刻就再也不可遏制,越想越是觉得有理,有可行性!

而战队朱允熥还有另外两个好处,其一,参与皇权之争,想来哪怕是老朱再宽厚也不至于三番五次接受自己的挑衅而无动于衷,尤其事关这大明未来君主之事。

其二,倘若自己站位朱允熥,那势必日后会被后来上位的朱棣所忌惮,哪怕是朱允炆当朝时侥幸活下来了,等朱棣靖难成功,自己也是必死无疑,这显然,又是一道保险!

要说唯一的缺点那无非就是朱允熥当真得了皇位,那自己坚定的站位或许就弄巧成拙了。不过......

这可能吗?

朱煐笑了.....

显然,这必不可能啊!

朱允炆登基,那是切切实实后世明史上记载的,哪怕满清史官用了些许的春秋笔法对明朝的明史在编纂时进行了一些艺术加工,可这皇帝总不能乱写吧?

明史上实打实写的就是朱允炆登基。

朱允熥显然与皇位无缘。

唯一有可能改变历史的,那就只有自己!可既然已知如此,自己只要站队不有大动作,这不就得了?

老朱想让朱允熥向自己学习改改性子,可这性子是那么好改的吗?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人的性格真要是那么好改的话,那也就不会有这么一句话存在了......

朱煐看着眼前的朱允熥,不由大喜.....

这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啊!

好好好!阿斗好啊!

朱煐眼中满是喜意。

“朱御史,允熥身上可有何不妥之处吗?”

就在朱煐心中幻想着美滋滋去死的时候,朱允熥的声音突然打断了他的思绪将他的思绪拉回到了现实......

“哈哈哈哈,没什么,只是臣观殿下天赋异禀,是可造之材,便想着日后教导殿下,投效殿下,殿下若想,臣可助殿下一臂之力,谋那皇储之位!”

朱煐看着朱允熥眼热。

确实是可造之材,可劲造都扶不上墙的人才!

朱允熥听得朱煐这话顿时一愣,顿时感动,从小到大他从未感受过被人关心被人投效的感觉,哪怕是和他站在一起的凉国公以及淮西众臣,他也明白那只是看在已经去世的老娘的面子上,打心底里都是看不起他的......

可眼下.....

眼下的朱煐,不仅带着自己出了东宫,还说出这一番话.....

朱允熥无比感动,可让他争储,他依旧有点发憷.....

“朱御史,皇爷爷身体还康健着呢,立储之事自有皇爷爷做主,我看我们还是不要操心了。”

朱允熥没有直接拒绝可话里话外的意思却已经很明显,他并不是很想争储,不到万不得已,他不想如此,不是他不忍心,而是他属实害怕.....

而听到这话的朱煐却再度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果然,没有看错人啊!

确实是烂泥扶不上墙,那我就放心了,不需要太担心蝴蝶效应了。

朱煐自觉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殿下不忍骨肉相残,实乃仁义,可殿下须知,吕氏视殿下如敌寇,皇权之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不知殿下是想死想活?”

“我.....我.....”

朱允熥张了张嘴想要说话,可话到嘴边又给收了回去。

倘若是其他下属见自己要效忠之人在关键时刻是这样的表现,定然已经是十分失望。

可朱煐见朱允熥这般,心中却是更高兴了。

没有看错你啊!我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你还犹豫不决!不愧是公认的性格懦弱!不亏是你啊!

如此,我便放心了.....

“殿下宽心,我等可徐徐图之,殿下可慢慢思虑,不急。”

朱煐笑着带朱允熥回了自己的府中......

.......

老朱让朱允熥离开东宫住进朱煐府中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

应天府虽大可消息却传的很快,老朱也没有想隐瞒的意思,于是这事儿三两下便在这娱乐活动匮乏的大明通过饭后八卦的形式传开了.....

一时间朝野震动,整个应天府各种消息不断冒出,风言风语更是数不胜数.....

有关朱允熥离开东宫的这件事在民间传播之后很快就衍生出了十余个版本。一时间,整个应天府各方势力,所有人的目光全都聚焦到了此事上.....

一封封奏章飞入宫中,翌日早朝,注定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