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小劣,一个大优。
这合作....简直就是大有可为啊!
......
朱允炆将计划全盘托出告诉黄子澄之后,吕氏和朱允炆的目光就落在了黄子澄身上,眼神中带着期待与不安,手心都不自觉地渗出了汗水,紧张万分。
母子二人就这么看着黄子澄思考,连呼吸都不自觉地放轻了,生怕打扰了他的思路,影响了他的判断。
而朱棣此刻也看着黄子澄....神色看似平静,眼神中却带着审视的意味,仿佛在评估这个未来盟友的斤两,若有所思。
黄子澄心中盘算了许多,可实际上一切都只是发生在电光火石,一瞬间的功夫。
当他缓过神来后,朱允炆刚忙开口问道:
"黄师傅以为如何?
"
朱允炆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目光中满是期盼,渴望得到肯定的答复。
黄子澄笑了,笑容中带着自信与赞许,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胜券在握。
看了眼朱棣,又看向一脸紧张的吕氏和朱允炆:
"臣以为甚好。
"
"燕王此计,甚妙啊!
"
"这中兴侯近日以来也太过猖狂,眼高于顶,当真以为朝中便无人能与之抗衡了吗?
"
"允炆殿下乃皇储之资,中兴侯不放在眼里。燕王乃陛下亲子,中兴侯亦不放在眼里。
"
"如今燕王与允炆殿下联手,合该让中兴侯吃点教训!
"
说到最后,黄子澄语气中带着几分快意,仿佛已经看到了朱煐吃瘪的模样,大快人心....
听到黄子澄这话,朱允炆顿时眼前一亮,脸上露出喜色,紧绷的神情终于放松下来:
"黄师傅以为这燕王府学宫能与稷下学宫抗衡?
"
"这是自然。
"
当即黄子澄就将刚刚在心中盘算所想的稍稍整理思绪后和盘托出,语气笃定,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令人信服。
"燕王,太子妃,殿下,燕王府学宫较之稷下学宫,有两劣一优。
"
"两劣一优?
"
听到黄子澄这话,朱允炆、吕氏、朱棣都是眉头一挑,神色更加专注,身子都不自觉地向前倾了倾,凝神静听。
"哪两劣哪一优?
"
黄子澄微微一笑道:
"第一劣,燕王府学宫虽以燕王之名,可终究不比稷下学宫这千年之名,此为小劣。
"
黄子澄此言一出,吕氏、朱允炆和朱棣相视一眼点了点头,神色凝重,显然也认同这个判断,心照不宣。
"此言倒是不错,确实如此。
"
"那黄师傅,这第二劣呢?
"
朱允炆再问,身子不自觉地前倾,目光紧紧盯着黄子澄,迫不及待。
"这第二劣就是稷下学宫副祭酒为秦王和晋王还有中兴侯,而燕王府学宫副祭酒只有燕王和皇孙殿下,相比较而言,又是一小劣。
"
"这便是臣所言的两劣,不过这两劣都是小劣而已。
"
"燕王府学宫若是建成,皇孙仁德有明君之风,深得朝中大儒之心,是以燕王府学宫博士数量质量必然远超稷下学宫,此为大优!
"
"虽有两小劣,却有一大优,是以臣以为,此计可行!
"黄子澄将自己的判断和盘托出,语气铿锵有力,带着满满的信心,令人振奋。
.....
东宫。
房间里一片寂静....只有窗外传来的蝉鸣声,更添几分燥热,令人心烦意乱。
窗外的阳光照射进房间,照在黄子澄那笃定的脸上,让他的话更平添了几分可信度,仿佛镀上了一层金光,不容置疑。
而此时,朱允炆却开口又提出了一个问题,眉头微蹙,带着几分担忧,欲言又止。
"黄师傅。这稷下学宫的祭酒可是皇爷爷,我们这燕王府学宫....
"
"哈哈哈哈。皇孙多虑了,这燕王府学宫,祭酒自然也是陛下。
"
黄子澄哈哈大笑,神态轻松,仿佛这根本就不是个问题,不足为虑。
"黄师傅有办法?
"
朱允炆眉头一挑看着一脸自信的黄子澄不由一愣,眼中带着疑惑,将信将疑。
黄子澄笑着点了点头:
"又需要什么办法?
"
"殿下想想,这稷下学宫给朝廷给陛下笼络了多少银两?如今我们要弄个燕王府学宫,殿下你只是找陛下担任一个祭酒的名头,你觉得陛下会如何选择?
"黄子澄此言一出,在场的朱棣、吕氏和朱允炆眼前都是一亮,顿时豁然开朗,仿佛拨云见日,茅塞顿开。
"是啊!
"
朱允炆一拍手,面露喜色:
"黄师傅所言有理!
"
"皇爷爷他没有理由拒绝啊!
"
朱允炆语气中充满了信心,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满脸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