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60章 技术攻关(1 / 2)

就在陈凡与冉秋叶之间那小心翼翼的暖意悄然滋长时,一场突如其来的严峻挑战,降临在了红星轧钢厂,瞬间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拉回了紧张的生产一线。

厂里的核心设备之一——一台五十年代从苏联引进的大型龙门刨床,突然发生了严重故障!工作时发出巨大的、不正常的撞击声和摩擦声,随即彻底趴窝,无法运行。

这台龙门刨床承担着全厂大型床身、底座等关键部件的平面精加工任务,它的停工,意味着整整一条重要产品线的停滞!后续的铣、钻、磨工序全部无法进行,交货期迫在眉睫,损失每小时都在增加!

车间里气氛空前凝重。厂领导、生产科长、技术科全体骨干,全都围在了这台庞然大物旁边,愁云惨淡。

老师傅们围着机床查了半天,摇头叹气。

“听动静,像是传动系统或者导轨出了大问题!”

“这大家伙结构太复杂,咱们以前也没彻底拆修过啊!”

“是不是主传动蜗轮副打齿了?或者导轨镶条松动脱落了?”

易中海也皱着眉头,摆出一副老成持重的样子:“这种进口老设备,精密度高,可不能瞎拆!拆坏了更麻烦!我看,还是赶紧向上级打报告,请部里的专家或者原厂工程师来吧!咱们自己弄,风险太大!”

他的建议代表了相当一部分老技术员和老师傅的想法:畏惧,保守,不敢承担责任。

生产科长急得嘴角冒泡:“请部里专家?一来一回至少一个星期!耽误的生产谁负责?原厂?苏联老大哥现在还能管咱们?等他们的工程师来,黄花菜都凉了!”

厂长脸色铁青,目光扫过技术科的众人,最后落在张工身上:“老张!技术科必须拿出办法!限期三天!必须找出问题根源,拿出解决方案!需要什么资源,全厂支持!”

压力再次给到了技术科。

张工推了推眼镜,表情严肃。他组织技术员们开了个紧急会议。会议上,老技术员们大多倾向于易中海的观点,主张求稳,等待外援,或者提出一些不痛不痒的、基于表面现象的猜测。

“我看就是蜗轮副磨损过度,打齿了!得换!”

“也可能是导轨磨损太厉害,间隙过大,需要重新刮研!”

“液压系统会不会有问题?”

讨论陷入僵局,都是些老生常谈,无法确定真正的病根。

陈凡一直沉默地听着,眉头紧锁。他仔细观察过故障发生时的现象,那巨大的撞击声不像是单纯的齿轮打齿,更像是某个沉重部件在失去约束后发生的剧烈碰撞。他凭借着远超这个时代的机械故障分析经验,脑子里飞速运转,将各种可能性逐一排除。

突然,一个大胆的、甚至有些离奇的猜想在他脑海中闪过——这种老式龙门刨床,其工作台往复运动依靠的是巨大的蜗杆-蜗轮副和一套复杂的换向机构。那种沉闷的撞击声,会不会不是传动系统本身的问题,而是……固定蜗轮副或者主要传动轴的巨型轴承座发生了松动甚至断裂?导致整个传动链在巨大扭矩下发生偏移和碰撞?

这个猜想非常大胆,因为轴承座是机床最基础、最坚实的部分,理论上极难出现问题。但一旦发生,就是灾难性的!

会议陷入僵局,大家都拿不出靠谱的方案。张工的脸色越来越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