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里新建的筒子楼,如同灰扑扑的城市森林里一夜之间冒出的新笋,整齐划一地矗立在厂区东侧的空地上。灰墙红瓦,方方正正,虽然样式简单,却吸引了红星轧钢厂所有渴望改善居住条件的职工的目光。每天下班,都有不少人特意绕道过去瞧上几眼,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哪一栋采光好,哪一间靠近水房,哪个单元离厂门近……分房,成了厂里近期最热门、也最牵动人心的話題,牵动着无数家庭的神经。厂部分房领导小组的办公室门口,这几天总是人影攒动,比菜市场还热闹。有满脸堆笑递烟套近乎的,有小心翼翼地补充家庭困难证明材料的,有反复询问评分细则的,也有只是来探听风声、脸上写满焦虑的。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混合着烟味、汗味、以及强烈期待和不安的复杂气息,仿佛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了每个人的心。
陈凡对此保持了相对的冷静和克制。他深知在这种事关众人利益的事情上,过于活跃反而容易成为众矢之的。他按照程序,早已将自己精心准备、条理清晰的申请材料递交了上去。材料里白纸黑字,清晰地列明了自己的硬性条件:厂技术科正式工程师职称(破格晋升)、担任重大引进项目技术消化小组副组长、获得厂级技术革新一等奖、在市级专业刊物上发表过技术论文,以及最现实的——即将结婚成家的刚性住房需求。每一项都实实在在,含金量十足,经得起任何检验。他甚至附上了和冉秋叶的结婚登记预约凭证,将“急需”二字落到了实处。
技术科的张工,对陈凡的分房事宜非常上心。这位惜才爱才的老工程师,私下里也帮他关注着领导小组那边的动向。一天下班后,他特意把陈凡叫到一边,压低声音,脸上带着笃定的笑容:“小陈啊,放心吧!我帮你侧面了解了一下,你的条件在所有申请者里,绝对是这个!”他用力翘起大拇指,眼神里满是赞赏,“要职称有职称,要贡献有贡献,要急需程度也是名列前茅。年纪轻,潜力大,厂领导心里都有数。只要这次分房严格按照新制定的评分条例来,公平公正,你这个单间,跑不了!板上钉钉的事!”
张工的话像一颗定心丸。果然,几天后,经过初步审核的符合条件的职工名单,用大红纸写着,贴在了厂办大楼门口的政务公开栏上。公示栏前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议论声、叹息声、祝贺声交织在一起。陈凡没有挤进去,他站在外围,就听到前面有人高声念道:“……技术科,陈凡!排名第三!”周围立刻响起一阵啧啧赞叹。
“陈工可以啊!排名这么靠前!”
“那是,人家可是咱厂最年轻的工程师,贡献摆在那儿呢!”
“听说要结婚了,这房分得正是时候!”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全厂。技术科的同事们纷纷向陈凡表示祝贺,语气里带着真诚的羡慕。
“陈工,稳了!这回绝对稳了!到时候搬新家温锅,可得请客啊!”小王用力拍着陈凡的肩膀。
“就是!终于要脱离平房苦海,住上带厨房厕所的楼房了!羡慕死个人!”老李感叹着,眼里流露出对改善居住条件的渴望。
“双喜临门啊陈工!恭喜恭喜!”
陈凡脸上带着谦和的笑容,一一回应着大家的善意。心里那块关于住房的大石头,总算落下了一大半。下班铃声一响,他推上自行车,第一个冲出了厂门,车轮碾过路面,发出轻快的声响。他迫不及待地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冉秋叶。
红星小学门口,冉秋叶刚送走最后几个学生。看到陈凡眼里的光彩和微微急促的呼吸,她心里就猜到了几分。当陈凡压低声音,却掩不住兴奋地告诉她“初步名单通过了,排名很靠前”时,冉秋叶高兴的眼睛瞬间弯成了好看的月牙儿,脸颊泛起淡淡的红晕。虽然这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评议、公示等环节,但希望的大门已经实实在在地敞开了一道缝,透进了令人心安的亮光。两人推着自行车,沿着栽满梧桐树的街道慢慢走着,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他们开始小声地憧憬着,如何布置那个可能属于他们的小小空间,哪里放书桌,哪里摆床,阳台上是不是可以养几盆花……对新生活的期待,因为有了这具体的“希望”,而变得更加真切和热烈。
然而,在这片看似光明的前景下,陈凡内心深处并没有完全放松警惕。喜悦之余,他比谁都清醒。他太了解四合院里那几位“老邻居”的秉性了。尤其是易中海和刘海中,这两人虽然一个因屡屡偏袒贾家、打压自己而威信扫地,一个因官迷心窍、能力不济而无人理会,但毕竟在轧钢厂这潭水里扑腾了大半辈子,像沉在水底的顽石,总还残留着一些盘根错节的关系和可怜的人脉。他们会甘心眼睁睁看着自己这个“眼中钉”、“肉中刺”,不仅事业步步高升,还要顺利分到房子,从此彻底脱离他们的掌控和视线,飞向更广阔的天空吗?以他们对“规矩”和“面子”的扭曲执着,以及那种“我得不到你也别想好过”的阴暗心理,明的不行,很可能会在最后的关键时刻,利用他们对厂里老旧规矩的熟悉,或者那点残存的人情面子,在评议环节使一些上不了台面的绊子,比如质疑他的工作年限、拿“团结邻里”这种模糊标准做文章等等。
“越是接近成功的时候,越要小心脚下的绊马索。”陈凡暗自告诫自己。在最终的分房名单正式张榜公布、钥匙拿到手之前,绝不能有丝毫的掉以轻心。他开始有意识地留意分房领导小组那几位关键负责人平时的言谈举止,留意厂里关于分房的各种小道消息的风向。同时,他也和冉秋叶商量,让她看看能否通过学校那边的关系,从侧面了解一下分房评议的内部进展和可能的舆论动向。
他希望能够一切顺利,风平浪静地拿到属于自己和秋叶的新房钥匙。但他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如同一个经验丰富的战士,在总攻发起前,仔细检查着弹药,擦拭着枪械,警惕地注视着黎明前的黑暗。这通往新生活的最后一步,他决不允许有任何意外的差池,誓要稳稳地踏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