诬告的风波平息后,婚礼的筹备工作终于得以不受干扰地全力推进。选定的黄道吉日就在眼前,空气中都仿佛弥漫着喜庆和期待的味道。
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下午,陈凡和冉秋叶坐在冉家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堂屋里,面前摊开着那本熟悉的硬壳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需要邀请的宾客名单。旁边放着厚厚一叠大红色的请柬,是陈凡特意从北京带回来的,封面上印着烫金的双喜字,显得格外郑重。
“厂领导这边,厂长、王书记、张工、还有车间王主任,是必须亲自送到的。”陈凡拿着钢笔,在名单上做着标记。
“嗯,还有技术科的李大姐、刘工,他们平时都很照顾你。”冉秋叶补充道,她拿着毛笔,蘸饱了墨汁,开始在请柬上书写。她的字迹清秀工整,一如她的人。
“对,还有食堂的马华,这小子听说我结婚,嚷嚷着一定要来帮忙。”陈凡笑道。
“学校这边,赵校长、教导主任王老师,还有我们年级组的同事,都邀请。”冉秋叶一边写一边说,“还有几个平时关系特别好的学生家长,也表示了想来的意思,我觉得可以请。”
“没问题,你定就好。”陈凡完全信任她的安排。
两人头碰着头,仔细核对着每一个名字,确保不遗漏任何一位关心和帮助过他们的亲友。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桌上,将请柬的红色映照得愈发鲜艳,也将两人专注而幸福的侧影勾勒得格外温馨。
“对了,”陈凡像是忽然想起什么,笔尖在“四合院”那一栏上顿了顿,抬头看向冉秋叶,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明确,“院里的人,我们一个不清。”
冉秋叶书写的手停了下来,抬眼看他,眼神清澈而坚定:“当然不清。那里早已不是我们的家了,也没有值得我们邀请的人。”经历了这么多风波,她对那些曾经算计、嫉妒、甚至恶意中伤他们的人,早已没有了任何一丝多余的同情或顾虑。他们的婚礼,只需要真心祝福的人在场。
陈凡点点头,在那个名字上重重地画了一条线,仿佛彻底斩断了与那段不愉快过往的最后一丝牵连。
名单最终确定下来,主要是轧钢厂和红星小学的领导和同事,以及陈凡和冉秋叶的一些共同朋友,还有冉家的几位至亲。人数不多,但都是他们珍视的人。
接下来的两天,陈凡和冉秋叶利用下班和课余时间,亲自上门,将这份饱含心意的请柬,送到每一位受邀宾客的手中。
他们首先去了轧钢厂。当陈凡将大红的请柬双手递给厂长时,厂长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接过请柬仔细看了看:“好!好啊!终于等到你们俩的好日子了!放心,那天我一定到!好好热闹热闹!”
王书记接过请柬,更是用力拍了拍陈凡的肩膀:“小陈,经过上次那事,更能看出你和秋叶同志都是好样的!这杯喜酒,我必须去喝!祝你们白头偕老!”
张工拿着请柬,眼眶甚至有些湿润,连说了几个“好”字:“我这心里啊,比我自己家办喜事还高兴!一定去!看着你们成家立业,我这老头子也安心了!”
车间里的老师傅和工友们接到请柬,更是热情洋溢,纷纷表示不仅要来,还要凑份子给他们买件像样的贺礼,被陈凡和冉秋叶笑着婉拒了,只说人到了就是最好的祝福。
在红星小学,赵校长和老师们收到冉秋叶的请柬,也都送上了最真挚的祝福。办公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女同事们围着冉秋叶,讨论着她婚礼那天穿什么衣服,盘什么发型,气氛热烈而温馨。
当所有的请柬都顺利送出后,陈凡和冉秋叶相视一笑,心中充满了踏实和期待。这份明确的宾客名单,不仅是对他们人际关系的梳理,更是他们向过去告别、开启新生活的明确宣言。他们的婚礼,将与那些阴暗的、充满算计的过往彻底隔绝,只与阳光、真诚和祝福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