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定下来,接下来的日子,整个项目组像是上紧了发条的机器,围绕着那个前所未有的“多轴承组合主轴”高速运转起来。
核心战场转移到了机加工车间。加工新的主轴和轴承座是重中之重,精度要求达到了变态的级别,尤其是安装三个轴承的座孔,其尺寸公差、圆度、圆柱度、同轴度要求,几乎逼近了目前厂里加工能力的极限。
陈凡几乎寸步不离地守在机床旁。负责加工的是刘师傅和他的徒弟,用的是一台精度最高的老式坐标镗床。车间里气氛紧张得能拧出水来,只有镗刀切削金属发出的低沉嗡鸣声。
“进刀量再小点!对,稳住了!”陈凡眼睛死死盯着刻度盘和测量仪表,不时出声指导。汗水顺着他的鬓角流下来,他也顾不上擦。
刘师傅的手稳的像台液压夹具,全神贯注,每一个微米级的调整都小心翼翼。他知道,这一刀下去,可能就决定了整个项目的成败。
测量,调整,再测量,再加工……反复循环。一个轴承座孔的加工,往往就要耗费大半天的时间。陈凡和刘师傅配合默契,一个负责宏观指挥和数据分析,一个负责微观操作和经验把控。
另一边,根据陈凡的设计图纸,需要特制的弹性隔套和液压预紧装置也在同步加工。这些非标零件同样考验着老师傅们的手艺。车工、铣工、热处理……每一道工序都精益求精。
冉秋叶来过一次,给陈凡送换洗衣服。她看到丈夫穿着沾满油污的工作服,眼睛里布满血丝,嗓子因为不停说话而变得沙哑,但整个人却像一柄出鞘的利剑,散发着锐利而专注的光芒。她把衣服默默交给旁边的人,没有打扰他,只是远远地看了一会儿,心里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有心疼,有骄傲,更有一种与有荣焉的牵挂。
经过几天几夜的连续奋战,所有关键零件终于加工完成,进入了最关键的装配阶段。
装配现场被清了场,只有陈凡、张工、刘师傅等少数几个核心人员在场。空气仿佛凝固了。崭新的主轴、闪烁着金属光泽的轴承、精密的隔套和预紧装置,整齐地摆放在铺着干净绒布的平台上。
“开始吧。”陈凡深吸一口气,声音平静,但微微颤抖的手指暴露了他内心的波澜。
刘师傅亲自上手,他的动作轻柔得像是抚摸婴儿。清洁、涂抹特种润滑脂、安装轴承、放置隔套……每一个步骤都严格按照陈凡制定的装配工艺执行。陈凡则拿着测量仪器,在每一个关键节点进行检测,确保配合间隙、预紧力的初步设定都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当最后一个锁紧螺母被小心翼翼地上紧到预定扭矩,整个“轴承组”被完整地安装到主轴箱体上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连接液压预紧装置,缓慢加压……压力表指针稳稳地停在了设计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