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66章 重奖与声望(1 / 1)

龙门铣床改造取得“圆满成功”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整个轧钢厂,甚至在整个工业系统内部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陈凡的名字,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只不过这一次,伴随而来的不再是质疑,而是清一色的赞叹和钦佩。

厂里对此事的重视程度超乎寻常。一周后,一个隆重而热烈的表彰大会在厂礼堂召开。礼堂布置得焕然一新,主席台上方挂着“热烈庆祝重型龙门铣数控化改造项目取得圆满成功暨表彰大会”的红色横幅,台下座无虚席,连过道都站满了人。

大会由李副厂长主持,杨厂长亲自做报告。他慷慨激昂地讲述了改造项目的艰难历程,重点表扬了陈凡敢于创新、勇于担当、带领团队攻克世界级技术难题的感人事迹。

“……在主轴轴承这个关键难题上,陈凡同志没有被困难吓倒,没有因循守旧,而是大胆提出了具有国际视野的‘多轴承组合预紧’创新方案!”杨厂长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礼堂,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这个方案,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走出了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技术路子!实践证明,这个方案是成功的,是伟大的!它为我们国家老旧设备的高技术改造,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切实可行的道路!”

台下掌声雷动。坐在家属区的冉秋叶,抱着小知行,听着厂长对自己丈夫如此高的评价,激动得脸颊绯红,与有荣焉。小家伙似乎也感受到现场热烈的气氛,挥舞着小手,咿咿呀呀地叫着。

“为此,”杨厂长提高了声调,“经厂部研究决定,并报上级批准:授予陈凡同志‘技术革新特等功’!奖励人民币——一千五百元!”

“哇!”

台下顿时响起一片惊呼声。一千五百元!在这个普通工人月薪几十块的年代,这绝对是一笔令人瞠目结舌的巨款!许多人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陈凡也被这个数字惊了一下,虽然他早有心理准备会有重奖,但没想到厂里这次如此大手笔。

杨厂长继续宣布:“同时,鉴于陈凡同志卓越的技术贡献和领导能力,破格晋升其为——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台下再次沸腾!这意味着陈凡不仅成为了厂里最年轻的高级工程师,也意味着他的技术地位和待遇,都迈上了一个全新的、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从此以后,他就是名副其实的“陈高工”了!

在雷鸣般的掌声中,陈凡稳步走上主席台。他今天特意换上了一身崭新的中山装,显得格外精神挺拔。他从杨厂长手中接过了那个用红纸包着的、厚厚的奖金,以及那本沉甸甸的、印着“高级工程师资格证书”字样的深蓝色小本子。

聚光灯打在他年轻却沉稳的脸上,胸前的红花映得他容光焕发。他面向台下,看着那一张张熟悉或陌生的、带着敬佩和祝贺表情的面孔,心中感慨万千。从几年前那个默默无闻、甚至被排挤的技术员,到今天站在这里,接受最高的荣誉和认可,这条路,他走得艰辛,却也走得踏实。

他拿起话筒,声音清晰而沉稳,带着真挚的感情:

“谢谢杨厂长,谢谢厂领导和上级的信任与厚爱!谢谢张工的悉心指导和栽培!谢谢项目组全体成员,以及所有参与、支持这项工作的老师傅和工友们!这份荣誉,这份成功,不属于我一个人,它属于我们整个团队,属于我们红星轧钢厂!”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看到了人群中正微笑着望着他的冉秋叶。

“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家人,尤其是我的爱人,冉秋叶同志。”他的声音变得更加柔和,“在我没日没夜扑在项目上的时候,是她默默地承担了所有的家庭责任,照顾年幼的孩子,毫无怨言地支持着我的工作。没有她的理解和付出,我不可能心无旁骛地投入到技术攻关中。这份成功的喜悦,我想与她共同分享!”

虽然没有像上次那样长篇大论地表达,但这简短的几句话,却同样真挚动人,赢得了台下更加热烈的掌声。冉秋叶在台下,听着丈夫当着全厂人的面再次感谢自己,看着他眼中毫不掩饰的爱意与感激,心里像是喝了蜜一样甜。

表彰大会结束后,陈凡仿佛完成了一次人生的加冕。高级工程师的身份,让他无论是在厂内的技术决策,还是在外部的技术交流中,都拥有了更高的话语权和更重的分量。前来请教问题的年轻技术员更多了,兄弟单位来交流学习时,指定要“陈高工”介绍经验。甚至连一些行业内的技术研讨会,也开始给他发来邀请函。

他的声望,伴随着这次圆满的成功和破格的晋升,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这不仅仅是名气和地位的提升,更是一种技术权威的树立和专业影响力的扩大。陈凡知道,这份声望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和更高的期待。他必须更加努力,才能配得上这份荣耀,才能在这条技术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