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83章 公司第一桶金(1 / 2)

悦来”小饭馆那场秘密会谈结束后,陈凡团队的创业激情被彻底点燃,但现实很快给了他们一盆冷水。注册公司远不是喊个口号那么简单。赵卫国跑了一圈工商和街道回来,带回来的消息让几人刚热起来的心凉了半截。

“麻烦,比想象中麻烦多了!”赵卫国灌了一大口凉白开,抹了把嘴,“直接注册私营公司,政策上倒是允许了,但审批周期长,门槛也高,光是验资这一块就能把咱们卡死。街道那边倒是好说话,王主任说可以挂靠在他们街道生产服务公司能省去很多麻烦。”

陈凡沉吟片刻,拍了板:“挂靠就挂靠!名头是虚的,先把事情干起来是实的。就叫‘红星街道生产服务公司技术开发部’,对外可以简称‘启明技术部’。卫国,这方面你熟,手续尽快跑下来。”

场地也是个问题。最后还是周师傅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他找到以前一个徒弟,现在在城北一个旧厂房区当小头头,好说歹说,以极低的价格租下了一个废弃的仓库角落。地方偏僻,屋顶还有点漏雨,但空间足够,水电也通。几个人自己动手,清理垃圾,用旧木板隔出办公区和简单的装配区,又从废品站淘换来几张破桌子和几条长凳,算是把摊子支起来了。

就在他们忙着收拾“新家”的时候,周师傅带来的一个消息成了及时雨。

“城南李家屯那边,有个红星食品包装厂,厂长姓马,是我以前带过的徒弟。”周师傅一边用砂纸打磨着桌面的毛刺,一边说,“他们厂那台老式脚踏封口机,还是五几年的老古董,效率低不说,封口质量也不行,老是漏气,客户投诉多得要命。他们想买新的,资金紧张,也找不到合适的型号。找我打听有没有办法改造一下。”

陈凡眼睛一亮:“食品包装封口机?这个咱们能搞!原理不复杂,关键是精度和稳定性。大刘,你跟我先去现场看看情况。”

第二天,陈凡带着大刘,骑着自行车颠簸了一个多小时,才找到藏在城乡结合部的红星食品包装厂。厂子不大,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甜腻腻的香精味。马厂长是个黑瘦的中年人,见到周师傅介绍的“专家”这么年轻,眼神里带着明显的怀疑。

那台待改造的封口机更是惨不忍睹,锈迹斑斑,运行时发出“哐当哐当”的噪音,封出来的口袋,十個里面有兩三個不是没封牢就是烫穿了。

“陈工,不是我不信您,实在是这机器……唉,耽误生产啊!”马厂长愁眉苦脸。

陈凡没多说什么,和大刘一起,围着机器仔细查看了半天,又询问了操作工具体的问题。他心里迅速有了底。

回到他们那个简陋的“技术开发部”,陈凡立刻召集几人开会。

“机器主体结构还能用,主要是传动和加热控制系统太落后。”陈凡在黑板上画着简图,“我的想法是,保留机架和部分机械结构,把脚踏驱动改成小型电机驱动,加装调速器控制封口速度。最关键的是加热控温系统,必须改!用可控硅调压,配合热电偶做温度闭环控制,保证温度稳定,误差控制在正负五度以内。再加个简单的光电检测,确保包装袋到位再封口,避免空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