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首领们闻言,顿时松了口气,赶紧让身边的亲卫去通知自己的部落退兵。
……
云中府。
汪明允还在焦急的等着兵部的回信,张崇山居然敢不配合他,让汪明允火冒三丈。
虽然他也知道将景朝女人送给胡人不妥,但他也没有办法啊。
大单于都说了,财货给时间让朝廷去筹措,但女人不用筹措,城里虽然女人不多,但几百个还是有的。
先送过去,让北胡退兵再说啊。
反正迟早是也要送的,按照汪明允的推测,两万女子,可能大多数都会从边疆挑选。
早送晚送都是送,张崇山却非要阻拦。
这不是阻止他汪明允立功吗?
只要能让胡人退兵,自己就是大功一件,也是可以写进史书的。
至于和胡人谈的条件,完全可以春秋笔法嘛。
后人翻看史书只会知道某某年,钦差汪明允不畏艰难,凭三寸不烂之舌劝退胡人数十万大军。
这不就名留青史了。
因此汪明允现在对张崇山很不爽,等兵部文书下来,看你张崇山还敢不敢阻拦。
就在这时,他带来的侍从急冲冲的跑进来。
“大人,退兵了!北胡退兵了!”
汪明允一愣,“你说什么?”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这女人还没有送过去啊,北胡怎么退兵了。
难道说大单于想通了?
他急忙跑出去,此时街道上的百姓已经得知了消息,都开始欢呼起来。
汪明允上了城墙,便见北胡大军确实在退兵。
目之所及,原本如同铁桶般将云中府层层围困、旌旗蔽日的北胡大营,此刻正在如同退潮般瓦解、移动。
一队队北胡将士,默然无声地拔营起寨,收拢帐篷,装载物资。
没有如来时那般呼啸呐喊,而是一种异样的沉默。
仿佛有着屈辱和不甘。
无数骑兵翻身上马,汇成一股股黑色洪流,开始向着北方的草原移动。
队伍绵长,不见首尾。
一些胡骑在马上回头,望向云中府的眼神有着仇恨和愤懑。
庞大的军队移动,没有来时那样的气势汹汹,只有沉默伴随。
汪明允怔怔的看着,直到胡人军队变成了天边一条移动的黑线,最终彻底看不见,他才回过神来。
退了!
胡人真的退了!
云中府之围,被他汪明允解了。
张崇山也在城墙上,同守军一起看着离开的胡人军队,以及一片狼藉的城外,心情也有些激动。
不过却没多少兴奋之色。
毕竟这是用屈辱的条件换回来的,而且死了那么多守军,让他也高兴不起来。
等到看不到胡人大军了,张崇山有些疑惑,之前汪明允不是说胡人要女人才退兵吗?
怎么现在又退了?
他有些想不通,但想不通就不想了。
不管怎么说,胡人退兵是好事,至少云中府保住了,城内的数万军民保住了。
“张将军,既然胡人退兵,那本官就先行回京了,后续议和的物质送来,就请张将军派人送往朔风三镇。
本官提醒张将军一句,可不要私扣物资,否则胡人察觉不对,再率兵打过来,云中府可就真保不住了。”
汪明允说完,直接转身下了城墙,将张崇山气得不轻。
私扣物资?
将我张崇山当成什么人了?
很快,汪明允便和一起跟来的侍卫,骑马出城,朝着京城而去。
他要第一时间将这里的好消息回报皇上。
他汪明允立大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