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姨娘又与赵佩兰交代了几句话后,便说道孟南枝一起回孟府。
临走时,许老汉带给孟南枝送上了田庄存放的樱桃果酱,还有些蔬菜瓜果,装了满满一车子。
也就导致回去路上,孟南枝不得不和胡姨娘挤在同一辆马车里。
等他们到了京都的主干道时,果真已经开始看到带着外城口音的百姓,在街市上寻亲问路。
这些外城百姓,眼下还不能称之为流民。
因为他们能入城门,手里自然拿的都有官府的通碟。
不管是乡绅也好,仕族也罢。
多多少少与京都人都是沾亲带故的。
真正称之为流民的百姓,是进不了京都城门的。
也没有那么快能从山城边乞边讨地赶到京都。
想到山城,孟南枝便想到长子,也不知他如今走到了哪里,一路是否安全。
马车再次碾过积水,回到孟府时,天色渐暮,沈砚珩已经散学归来。
待孟南枝和胡姨娘分别换完衣服在厅堂坐下,沈砚珩便迫不及待地从怀里掏出宣纸递给她,“母亲,您来看这是我今日画的地图。”
宣纸铺于桌面,这次沈砚珩画的并不是整个京都,而是只有孟府方圆五里。
对于这方圆五里的每条道路或小巷,都标注了大致长度,甚至在一些关键位置还做了简要的注释说明。
孟南枝仔细端详着,眼中满是赞赏,“珩儿,你这地图画得极为出色,想必是下了不少功夫。”
沈砚珩咧嘴一笑,露出四颗白牙,“母亲,我今日特意向教授请教了许多,查看了禹贡地域图等好多文献,这才完善了这地图,就是我急着给您看,画得太少了。”
胡姨娘在一旁看着,也笑着夸赞道:“珩儿画的这图真好,只是一眼就能看出那条路有多长,哪条路有多短,哪条路又与哪条路相通。”
“这要是把整个京都都画进来,那可真是了不得的本事。往后若是再把每座城都画进来,那可真是造福了天下百姓呢。”
“到时候,无论是行军打仗,还是商贾出行,有了这详尽的地图,那可就方便太多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沈砚珩闻言心中一凛,大脑仿佛突然打开了某种枷锁,瞬间清明。
他睁大眼睛,看了眼桌案上的地图,又抬头看了眼孟南枝和胡姨娘。
突然起身抱住孟南枝,“母亲,母亲,谢谢,谢谢母亲。”
他明白了母亲为什么突然说不认识京中的路线。
明白了母亲为什么不用书肆中现有的舆图。
原来母亲一直在引导他。
引导他发现自己的爱好。
引导他不在沉迷于所谓的刺激。
引导他走出自己没有想做任何事的困境。
守在门口的江鱼摸了摸有些发酸的鼻子,转过身,抬头看向灰蒙蒙的天空。
出来这么久,他第一次有些想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