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山城闹洪灾,京都不少门店都关了门。
现在真没几家开早铺的。
沈朝昭有些哑舌,她本来就不是为了吃早膳才起这么早的。
想了想,她才又说道:“母亲,要不您在家等着我,我和知夏、知秋出去转转,看有哪家早铺开着门,给您带回来。”
似怕孟南枝不同意,她又拿出哄太后的那一套,揽着孟南枝的胳膊撒娇道:“好不好嘛,母亲。您昨日忙了一天,也累了,就让我给你带回来吧。”
古人常道:撒娇之人最好命。
女儿就是母亲的贴心小棉袄。
孟南枝总算体会到了,她完全拒绝不了。
当下便点了点头,“好好好,快去吧,别跑远,就沿街市转一圈,要是没开门,就回来。”
“好,放心吧,母亲,我保证,转一圈就回来。”
沈朝昭扬起笑脸,带着知夏和知秋,一蹦一跳轻快地出了门。
孟南枝失笑地摇了摇头,她像他们这么大的时候也是不喜欢被人拘着的。
索性有知夏和知秋跟着,她倒也算放心。
等到天色大亮,沈朝昭没回来,倒是沈二婶带着沈娇娇来了孟府。
沈二婶刚一见着孟南枝,便赔罪道:“南枝,都怪我家旻儿不争气,你看这么施粥这么紧要的关头,他竟是在家里摔了个跟头,那脚肿得老高,连路都走不成了。”
“这几日,怕是不能跟着你下去施粥了,你看看,这都是个什么事儿。”
孟南枝浅笑,“无妨,既然是伤着了,那便好好在家歇着吧,等伤养好了也不迟。”
生怕孟南枝会不满的沈二婶闻言松了口气。
她就知道,只要面上过得去,孟南枝一向都是通情达理的。
她在昨日听闻城门流民出了疫病后,担心了一休。
生怕她的乖孙跟着孟南枝去施粥,万一感染了怎么办。
思来思去,沈二婶还是决定以沈旻受伤的名义,过来给孟南枝告个罪。
争名是重要,但性命更重要。
别到时名声争到了,人却没了。
人生白玩。
沈娇娇乖巧地同孟南枝见了礼,“夫人。”
上次在进沈家祖祠之前,孟南枝已经给了她见面礼,所以此时,孟南枝只对她浅笑道:“娇娇也来啦,坐吧。”
月芹为两人上了茶。
沈二婶抿了口茶水,眼睛打量了一圈,“怎么没见砚珩和朝昭?”
“他们出去了。”孟南枝没瞒着。
沈二婶是有些自己的小心思,但本质上还不算坏。
她们两个当初斗得那么厉害,也没见她使过什么阴招。
沈二婶闻言放下茶盏,语重心长道:“南枝呀,你不会是让他们去施粥去了吧?我可是听说外面现在在闹疫情呢。”
孟南枝摇头,“没有,他们出去转转,一会儿就回来了。”
“那就好。”沈二婶放下心,再次端起茶盏喝茶。
这孟府的茶八成是御赐的,喝起来就是比他们家的香甜。
一直未说话的沈娇娇却是突然开口道:“夫人,朝昭今日穿的可是一件绯色的衣裙?还挂了个铃铛?”
孟南枝抬头,“是,你见着她了?”
算算时间,女儿也该回来了。
沈娇娇不确定地道:“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只是在路上瞧着像,不过应该不是朝昭。”
“怎么就确定不是?”孟南枝反问。
沈娇娇垂下头,“因为我瞧见的那个人,和奕王在一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