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04章 技术的温度(1 / 2)

周末的小院总是最喧腾的。

张俪和弟媳两人系着围裙,在明净灶台前挥汗如雨,土鸡煲的浓香飘散四溢;

舅舅领着客人踏入梯田,认领“自家”稻田,还成了孩子们追逐蚱蜢的“田野向导”。

最令张俪欣慰的,是村长家老宅已搭起脚手架,叮当敲响改造的序曲。

邻居们也常来串门,话语间满是探询:“俪姐,这营生……真能成?”

一晚,送走最后一位客人,张俪拉住欲回房的余夏,神秘地掏出计算器:“小余,来!阿姨给你报报账!”

她指尖在按键上飞快舞动,咔嗒作响:

“瞧,这半月,三间房几乎没闲着!餐饮毛利更高!刨去成本,净利是这个数!”她把屏幕亮给余夏,数字灼眼,脸上笑纹如花:

“等秋收,金灿灿的稻浪铺满山野,那景致才叫绝!客人只多不少!

“照这势头,不用一年,你的本儿就能回来!明年,咱就能琢磨着扩一扩了!”

盯着那远超预期、实实在在的数字,再看张俪脸上久违的、被成就感点燃的光彩,一种奇异的满足感在余夏心底悄然滋生——比K线图飙升更令他踏实。

很快,返校的日子到了。

村口的老槐树下,张俪提着两个沉甸甸的布袋子,里面装满了自家晒的笋干、新米和土鸡蛋,执意要余夏和江静知带上。

“阿姨,这太多了,太麻烦您了。”余夏接过袋子,感觉手里一沉,心里也暖融融的。

“麻烦什么呀!”张俪笑着拍拍他的胳膊,眼神里满是慈爱,“小余啊,你这段时间可帮了大忙了,虎头山这点心意,必须拿着!带回去让你家人熬粥喝,比外面的香。”

她转身又替江静知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刘海,语气轻柔却意有所指:“静知,回去路上照顾好自己,也……多照顾着小余点。他心思都在学问上,生活上难免粗心。”

江静知脸上微热,嗔怪地看了继母一眼:“阿姨,他又不是小孩子了。我能照顾好自己就不错了。”

张俪笑而不语,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现在又说人家不是小孩子了。

这时,来接他们的车到了。司机按了下喇叭,示意该出发了。

张俪抓紧最后的时间,语气变得郑重了些,目光在两人脸上来回移动:“这一趟回去,学业都忙,你们俩……在学校要互相帮衬着点。

“静知,你那边要是遇到难题,别自己硬扛,小余脑子活,多问问他不丢人。小余,你也是,要是遇到什么……嗯,人情世故上的事儿,静知比你想得周到,多听听她的。”

她顿了顿,声音里带着不舍和期盼:“虎头山这儿,永远给你们留着房间。有空了,就一起回来看看,阿姨给你们做好吃的。”

余夏郑重地点了点头,回答得认真而诚恳:“阿姨您放心。静知的事,只要我能帮上忙,一定尽力。虎头山……我肯定会再来的。”

他的目光不自觉地瞥向身旁的江静知,带着一种他自己也未完全察觉的留恋。

江静知听着母亲和余夏的对话,心里又是感动又是些许羞涩,她轻轻推了继母一下:“知道啦!我们会好好的,您快回去吧,静伟还在家呢。”

“好好好,不啰嗦了,快上车吧。”张俪笑着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