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句和第六句直抒胸臆,怕皇帝跟我们一样看不懂,拍一下马屁,告诉他我是一个重情重义、懂得感恩的人,希望你重用我。‘差’通‘嗟’,语气助词,不译。”
“第七句‘微忱称报惭无路’,意思就是我的意见和见解你是一点都不想听,甚至不听。”
“第八句‘空把山龙补舜裳’表达作者的无奈,意思就是我说再多,你不听,也没有用,浪费我的心血。”
至此,这篇诗的意思我都讲解了一遍。
我又总结道:“文章多用通假字、对比手法、倒装手法和用典。托物言志、隐喻劝谏,希望得到重用,挽大厦将倾。”
刚说完,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就连我们的语文老师也是跟着大声鼓掌。
讲完这首诗我也没有再多逗留,直接走下了讲台,回到我自己的座位上去。
语文老师看我回到了座位,他从后面走上了讲台。
“风挽同学讲得非常好,他讲的很多我也是没有想到,果然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语文老师对我大加赞扬了一番。
“老师,为什么不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呢?”腾笑着问道。
“也可以是自古英雄出少年,但你们知道为什么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呢?而不是出中年?出壮年?”
语文老师解题发挥,准备来考考我们。
敏回答道:“我觉得优秀的人更多是天生的,不优秀的人,给他足够的时间,他也不一定有所成就。其次这句话出自古代,古代的医疗水平比较低,人们的平均年龄都比较小,像卫青项羽、和王博这样的人成名都比较年轻。”
“还有就是跟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以前女子十三四岁就出嫁了,男子十三四岁就可以上阵杀敌了,成名的机会就多一些。”
敏不愧是我们班语文水平的佼佼者,语文老师问题一出,她就做出了回答,而这个回答就算不完全对,但也不会错,至少八九不离十。
、“很好,敏也很不错,她说的基本上是对的,以前的人跟我们现在的人相比成名普遍比较早,晚的有没有呢?肯定有,而且必须有。”
“你们应该听过一个词吧!叫‘大器晚成’,为什么大器晚成呢!我觉得更多的是年少难以成名的无奈托词罢了,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随着时间的积累,人的性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你们可能不会认同我的观点。”
”我们下一次语文课来一个语文辩论,辩论的题目就叫‘年少成名好还是大器晚成好?“
辩论?听起来很有意思,但我上这么多年课了,还是第一次听说语文要举行辩论。
要我说的话,我觉得年少成名自然好过大器晚成,因为时间之中的变数太多了,你不能保证你到一个年龄就一定会成名。
要是年少就可以成名,何至于等到以后再堪堪成名。
要说年少成名会助长傲气,那等到老了才成名,不得是个老顽固。
很多人一生追求功名,到头来一场空;很多人一生追求功名,空有一身才学,而不得重用,很多人一生追求功名,像范进一样,中举而疯。
时间是最好的解药,也是最坏的解药,它可以掩埋历史,而我们只不过是历史中的卒子罢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