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900章 干掉闫老二(1 / 2)

英王麾下嫡系闫副千总家眷即将入京的消息,在关注英王府动向的各家眼中,都不是什么秘密。

无需特意打听,闫老二自己就嚷嚷的人尽皆知。

关于闫家的情报,经过一段时间的整理,也渐渐清晰。

闫家出自齐山府,因旱灾逃荒至北地关州,父母皆亡故,唯兄弟二人支撑门庭,闫家老大在齐山府曾被一小书院聘为老师,教授幼童蒙学,于齐山府得中秀才,在同期生员中并不算出众。

其弟闫二,在齐山府名声很差,打着读书人的幌子,实则街井混混一般的行径,没有流落到偷鸡摸狗的境地,那是因他有一个供他吃喝玩闹的好大哥。

其兄为替他偿还赌债,贱卖了家中仅有的田产,自此后倒是迷途知返,浪子回头了一般,逃荒至关州府后,刻苦攻读,拜师虎踞县令田大人为师,考中关州府秀才头名,后不知因何故弃笔从戎,投身关州边军,凭战功接连晋升,现至副千总,从五品。

有可靠消息称,英王早已为关州边军一众有功之臣请功,包括闫二,这道请功奏疏,和奏请封赏英王镇边平叛之功的折子一起被压了下来。

一旦英王的封赏下来,那请功折子上有名的,也会随着鸡犬升天。

单看以上这些,闫家兄弟二人的生平,很像是底层小人物幸进的发家史。

闫家老大有点才学,正经读书不成,这方面也通过刚刚结束的三府联考得以验证,倒怕是有些歪门邪道,谋算人心的本事,哄一哄单纯没见地的英王,完全够用。

闫家老二凭借混市井的经历,擅于溜须拍马,脸皮厚,弯得下腰,丢得起面子,行事油滑,这种人自己本事有限,却擅长借力,很得上位者的喜欢,比如英王,拿他当亲信,常伴左右。

若只仅仅如此,这闫家也不足为虑,一眼就能看到头。

问题出在闫家的下一代,那个排行为二的小子身上。

不,准确的说,是个以男儿身在外行事的小丫头。

这小丫头,生而大力,若齐山府无恙,老老实实待在乡间,不过一种田干活利索的好女子,日后嫁人为妇,茫茫于众。

偏偏让她去到边关那等凶险之地,蛮族扣关,西王造反,关州府尤其是闫家落居的虎踞城一带,连番战火,除了青壮男子,老人妇孺孩童,能举起武器的皆上阵杀敌。

这闫小二,可不就显出来啦!

此女娃,一身虎豹之力,又占了孩童不知何为惧何为怕的大胆。

比寻常孩童聪颖甚多。

曾随其父出入虎踞县衙,也曾伴其伯父身边读圣贤书,认英王府总管王大监为干爷,出入王府如自己家中。

王公公极喜爱她,特意从京中请了位幕廷女官给她做老师,还曾机缘巧合救下英王,有一层镀金身一般的救驾之恩。

可以说,单凭此功,这闫家小女便可在关州府横着走。

偏她最为注目的不是这平平无奇的裙带关系,而是她彪炳的军功。

死在她手上的蛮子反军不计其数。

与西州反军的最终战役中,三箭射杀反王,冲阵救援英王世子,闫小将军的威名,闫家军杀蛮军的凶狠,据说能在关外蛮族幼童那止哭。

这样的小女娃,这样的战绩,别说英王,换了任何人,都会破格用她。

天生的虎将,不过是投胎的时候投错了男女,此等小节,无碍大事。

没看就连定国公都起了爱才之心,将其招之麾下。

整个闫家军,那个已经不能被称为新兵营的小安营,全都被定国公揽走,改换门庭。

若非如此,这闫小二,他们绝不会容忍其成长起来,必要折其羽翼,斩其性命。

闫二的妻女进京,也意味着闫小将军与闫家军即将抵达京城。

一旦这一营见过血经历过大战的闫家军步入京城。

那么,他们想要斩断英王左膀右臂之一闫二的计划,将会变得无比艰难。

目前,各方都默契的不会在京城动手。

一旦暴露,会成为众矢之的。

能在城外解决最好。

闫二连日出城,正给了他们动手的最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