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5章 蓝图大计(1 / 2)

此言一出。

全场寂然,针落可闻。

这番话信息量太大,有点让人无法理解,比如什么叫以工代赈。

在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赈灾的说法。

奴隶如鱼肉,任宰任割,平民如草芥,自生自灭。

管理机构的存在,更多是执行规则,征收税赋,维持安定。

发生兽潮,马匪进村,捉拿罪犯尚在职权之内。

至于像洪灾寒灾,旱灾蝗灾等天灾,才懒得搭理。

而民众流离失所,无米裹腹之类的,更是事不关己。

至于发生暴乱?

不可能的。

在超级武力的镇压下,民众的力量宛如蝼蚁,根本影响不到上层社会。

不理解以工代赈也就罢了,更难理解的是罗林的行为。

无息借米是什么鬼?

收利息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九出十三归都是很普遍的,更离谱的利息都有。

比如罗父向黄有诚借二两银子两个月,利息就有一两二钱。

再者。

罗林是工务大吏,主管镇里工程开发,却反而去解决什么粮食问题,没事找事。

纯属脑子有病。

见众人或讶异,或茫然,或不解等各种神情,罗林耐心解释起来。

“大罗江和大罗山脉将大罗县与世隔绝,这是保护,也是限制。

大罗江上游,是落差高达数百米的瀑布和崖壁,下游也是水流湍急,与七湖郡有着两三百米的落差。

红罗镇想要发展致富,就只能与大罗县城贸易,也就是做生意。

只是两地相隔近百里远,山路崎岖,路程又增倍许。

如果发展航运,利用船只顺流而下,大半日就可从红罗镇抵达县城,返程时也能雇佣纤夫拉船。

罗某曾听过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

眼前摆着现成的水路而不用,是多大的浪费。

如果我们发展船运,就能前往县城做买卖。

再者,发展造船技术,也能提升捕捞河鱼的产量,解决部分食物问题。

试想象一下……

今后红罗镇各村道路都有数米宽,可跑马可拉车。

罗子河修成运河,也能坐船前往大罗江。

而坐船往返县城带上大量货物只需两日,而非之前的十天半月,不用再担心遇上马匪。

那时,我红罗镇该是何等景象?

自是人丁兴旺,人人皆有工作,再也不用担心吃不饱穿不暖。

外镇的女子也都会嫁进来。

人口增多,工作增多,税收自然大大增加。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保证镇民村民不挨冻受饿而死。

所以,我想向秦所长申请,趁着年底有空闲,号召民众修路挖河,造船捕鱼。

而我罗家,愿意无息借米,助村民度过年关。

若每日出工者,还能供应饭食,这就叫以工代赈。”

这一番长篇大论说完。

罗林也是有些口渴,端起茶杯慢饮慢酌,静等众人领悟。

足足过了片刻,场上众人神情几度变幻,秦豪收之眼底,神情罕见地颇为振奋。

“妙哉妙哉,没想到你罗林如此高瞻远瞩,竟想出这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