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38章 李大人是个好官(2 / 2)

大年也在帮忙,看了一眼锅灶,居然没熬粥,煮的一锅浓稠的肉汤,香气扑鼻。

再看另一边,几个伙头兵在和面摊饼,案板上的面团揉得劲道响亮。

“怎么不煮白饭?”

大年问起周校尉。

校尉闻言放下手中的活计,擦了擦汗笑道:

“大人你这不是说笑了嘛,不是你说要军粮来给百姓吃的嘛。”

随后他解释着,军粮大部都是白面,米的话很少。

“饭团子做好了放不长久,且不方便携带,不适宜军中,面饼就不一样了,容易携带,吃的也饱。”

大年听罢,微微颔首,吩咐着回头拉些米粮来,先紧着老弱妇孺熬粥。

很快,面饼做好了,肉汤也盛了出来,百姓排着队领取。

这时,有田三伯家的大女儿蛋丫头捧着个粗瓷碗,先是领了肉汤,而后去领饼的时候,饼刚出锅的缘故,烫得她直跺脚,差点把饼掉地上。

说时迟那时快,周校尉一个箭步上前,朝着那名伙头兵的脑门就是一爆栗子。

“臭小子!也不看着点,把人姑娘手烫着了!”

大年刚想上前说着不要对下属动粗,却见那伙头兵挨了打也不恼,反倒笑着挠头:

“知道了爹!”

随后拿了一张温热的饼,递到蛋丫头手里,说着要趁热吃,凉了就硬了。

蛋丫头红着脸捧着饼,低头抿嘴一笑,匆匆跑回家人身边。

“大人见笑了,这是我家大儿,叫周大,二儿和小儿在那边呢!”

不远处两个青年兵士在帮着搭帐篷,周校尉指着那两人笑道。

大年心想,这周校尉家肯定就是古代说的军户了。

问起周校尉,周解释着,祖上就入了军籍,代代相传,平日里除了训练,就是种田。

“军饷不多,但也不少,咱们入了军籍,朝廷给发了田,也分了地,盖了宅子,再想把日子过好,就得好好种地了嘞!”

说着说着,周不禁哀叹一声,家里三个儿子,如今一个都没成家,婚事压在心头,他这个当爹的也是急。

不光他家,驻防营地的一千五百多兵士大半都是未婚。

“呵呵,没事,大丈夫何患无妻嘛,总会有的!”

大年拍了拍周的肩膀,安慰道。

周校尉笑了笑,刚想说什么,只是话到嘴边又给咽了回去,转身又去忙活。

到了下午,百姓基本上暂时安置好了,眼下就是要急着解决安身的问题。

大年回到县衙,找到程方,二人商谈了一会觉得头都大了。

住的地方,之前空闲的房宅都已经分给早到的百姓,就这还不够呢,如今新来的百姓成百上千,实在无房可居。

总不能一直住在帐篷里吧。

今天就这样了,大年让程方派人晚间多到帐篷区巡视,另外各家医馆的大夫也派去几名值守。

程方点头称是。

于是大年回了家,刚到家门口呢,就闻到一阵饭菜的香味。

进了院门才发现是赵云带着小莲来了。

“李哥!”

“李兄!”

二人纷纷朝着大年打招呼,一问才得知,二人打算在中秋节成亲,今儿是来报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