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72章 要生了(1 / 2)

三日后,大年的试验田稻谷正式成熟。

这天上午,阳光洒在金黄的稻穗上,微风拂过,泛起层层波浪。

田埂上,村民们早早围拢过来,望着沉甸甸的稻穗,脸上洋溢着惊喜与期盼。

村长赵大富带着村里的青壮,抬桌子搭板凳,支起遮阳棚,忙得不亦乐乎。

而在田埂一边,孙知府一身农夫装扮,手上捏着镰刀,仔细看了看,随后看向县令王子京:

“王大人,现在可还能割得动啦?”

这会王子京也是换上了一身粗布短衫,脚蹬农鞋,闻言笑着点头。

知府亲自下田割稻,县令当然不能站在一旁,王大人卷起裤腿,接过镰刀,与孙知府并肩走入田中。

两位大人还未开镰,赵村长忙招呼收割的村民做好准备,从稻田的另一端开始收割。

赵的安排是,这些村民都是收割好手,万一在大人身旁收割,速度快了,会让两位大人失了面子,也乱了阵脚,因此他特意将村民安排在远处起镰。

孙知府弯下腰,镰刀轻贴稻秆,一茬一茬金黄的稻谷应声而倒,王大人则紧随其后。

远处割稻的村民见状,也纷纷下田收割。

这时,大年家的院门旁,小月挺着大肚子,看到田间忙碌,赶紧回头让大年吃快些。

大年早饭还没吃完呢,早上孙,李二人来得急,大年本想吃完饭就带他们收割稻谷,可两位大人就是不等了,让大年先回家吃饭,他们带人下田。

大年扒拉完最后一口饭,从墙上取下镰刀,一边挽袖子,一边走出院门笑道:

“我来瞅瞅,哦豁,这都快割完了嘛!”

只见村民们在两位大人的带领下,已割出大片空地,金黄的稻谷整齐铺展。

大年把镰刀藏在身后,手靠背慢悠悠走到田埂边上。

这人都想偷懒,大年也不例外,他跟桃源村的几位大婶站在一起,饶有兴趣的看着田间两位大人挥汗如雨。

一旁的胖婶儿戳了戳大年的腰,笑骂道:

“大年!还不快下田,等会孙大人看见了可是要生气得嘞!”

大年示意胖婶噤声,然后绕到田埂另一侧,蹲下身,钻入收割村民留下的稻茬缝隙间,悄无声息地往前挪。

他猫着腰,借着未割的稻丛掩护,竟一路蹭到了孙知府身旁半丈处,然后开始收割稻谷。

稻穗沉坠,镰刀轻响,大年手中的动作不紧不慢。

大家边做边歇,一个时辰后,田里的稻谷已经收割完成。

孙知府和王大人直起腰,擦了擦额头的汗,走到凉棚歇脚喝茶。

大年也跟在后头,端起粗瓷碗猛灌几口茶水。

几位官家人忙完了,其余村民在村长的指挥下开始捆扎稻捆,搬运上车,然后到稻场脱粒。

跟随知府一起来的小吏一直跟在后头,亲眼看着村民打稻谷,脱粒时发出的噼啪响声,不禁让他喜上眉梢。

脱粒,装袋,称重,一袋袋稻谷堆满田头,小吏翻开册子逐一登记重量,脸上笑意愈浓。

经测算,亩产竟达六百余斤,是普通田地的两倍。

小吏激动地在册子上重重写下数字,随后报与孙知府。

孙知府当然高兴,起身接过粮册,细细翻看。

“好!太好了!”

欢喜间,赵村长已让人把新打好的稻谷装了一袋送了过来。

这可是头茬新稻。

孙知府让人收下,吩咐着尽快晒好,碾成新米,带回去煮稻香粥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