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也知道,德国、日本搞煤制油都栽在成本上。德国一吨合成油要10吨煤,设备维护费占三成。日本人杂抚顺建立的抚顺石炭液化厂折腾五年多,总产量才千吨级,成本是进口原油的8倍。日本大和号战列舰一次加油就得4200吨,也就是日本搞了这么多年煤制油的产量还不够给大和号加满油。”
他掰着手指算账:“我能搞到的先进技术,虽然比他们强很多,但一吨煤制汽油成本仍比原油炼油贵一倍以上。
咱们现在不缺油料供应,先建炼油厂,我每月给你们供5万吨原油,这样炼化的石油足够部队和工厂使用。”
林毅又强调:“煤制油耗煤、耗设备,咱们现在连维修车间都缺,盲目上马只会分散人力物力。不如先把炼油厂建好,培养出技术工人,等后续地盘扩大。再考虑开采是有也不迟,这样才稳妥。”
其实林毅想跟二爷说:“二爷,现在搞什么油田、搞什么炼油厂啊,我轻轻松松就能给你们弄来比水都便宜的成品油,费那么大劲干嘛?”
但是这话在他舌尖打了好几个转,终究还是咽了回去——他太清楚“特殊渠道”这四个字的分量,一旦说透,不仅解释不清来源,还可能让大伙对这份“便利”产生依赖,反而忘了夯实自己的工业根基。
就像手里总攥着吃不完的粮食,谁还会用心琢磨种地的本事?真到哪天渠道出了岔子,没了自己兜底,根据地的油料供应只会瞬间崩盘,这种风险他绝不能冒。
林毅心里想着自己在也门的仓库,又忍不住暗自叹气——自己仓库所在的也门那地方在阿拉伯半岛确实算个“异类”。
明明身处全球石油最富集的区域,七个沙特半岛国家里论土地面积也门能排第二,可石油储量却在沙特半岛国家里面垫底,连隔壁带头大哥沙特的零头的零头都够不着,说是“零头的零头”可是一点都不夸张。
沙特已探明石油储量超2600亿桶,也门却只有区区的30多亿桶。更憋屈的是,连领土面积只有也门46分之一的卡塔尔,石油储量都是它的6倍以上。
这情形,就像全村人都分到了豪车,最好的还是开着劳斯莱斯,唯独给也门发了辆二八大杠,想想都觉得憋屈。
不过这倒给了林毅便利,他采购的成品油,十有八九来自也门隔壁的沙特。谁让人家油多还便宜,关键是不限购,只要有钱,多少都能拉走。
只要你下单隔天就安排油罐车从边境运了过来,价格也只比国际市场高了一点点,换算下来比根据地的井水都划算。
可这些话没法跟二爷说,只能压在心里。他看着二爷眉头渐渐舒展,知道自己的建议被听进去了,便顺着话头往下说:“您看啊,咱们先建炼油厂,我每月给你们供5万吨原油。
按我提供的炼化技术,至少能出1万吨汽油、2万吨柴油,剩下的还能炼出煤油、润滑油和石蜡、沥青、石油气,足够部队的飞机、卡车、装甲车用。工厂的各种机床也能满负荷转。如果不够我再增加供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