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皇极殿内。
王承恩手持崇祯亲手书写的圣旨,当着百官的面,在朝堂上宣布皇太子朱慈烺被任命为锦衣卫指挥使一事!
原本的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则被降为指挥使同知!
此圣旨一出,朝堂百官哗然!
“什么情况?”
“太子殿下好端端的,陛下让他去锦衣卫当指挥使做什么?”
“难道是太子殿下觉得锦衣卫好玩,所以想过去玩几天。”
“嘘!别乱说话!这不关咱的事。”
“哦~也是。”
朝堂百官议论纷纷,但没有一个人能够猜到崇祯和朱慈烺的真实意图。
人群之中,原·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更是跟吃了屎一样看着年纪轻轻的朱慈烺。
不是,我怎么一下就从锦衣卫老大变成老二了?而且还是在只有十几岁的太子手下?
陛下,您就算任人唯亲也不能这样吧?
朱慈烺选择性无视了骆养性的目光,他手中拿着刚刚接过的圣旨,对于百官的猜测也懒得解释,反正过段日子抄你们家的时候,你们就明白了~
。。。
朱慈烺成为锦衣卫的指挥使只能算是个小插曲,虽然锦衣卫的职权跟百官息息相关,但他们自己家里,也或多或少有子嗣亲朋在花钱就能进的锦衣卫里任职,所以这个小插曲并没有掀起太大的风浪。
不过,崇祯接下来的一句话,却宛若一颗炸弹丢入海中一般,掀起了巨浪!
“如今闯贼对京城虎视眈眈,朕觉得,或许南迁应天,暂避锋芒才是上策。”
轰——
群臣震动!
“不可!不可啊陛下——”
“南迁应天?那不是向世人说我大明怕了闯贼吗?”
“陛下,万万不可啊!南迁应天,这与夹着尾巴逃命有何区别!?”
“陛下,我们大明的京城不是第一次被威胁了,但自从成祖从应天迁都来此坐镇我大明心腹之地后,历代君王再从没有一位离开过京城!陛下不能做这第一人啊!”
“有...有你们说的那么难看吗?我...我觉得南迁...是个好办法啊....”一位名叫李明睿的小官小心翼翼地开口。
“你懂个屁!离开京城逃亡应天,这与丧家之犬何异!?我就是死也死在京城!”
一切都如同朱慈烺一开始的预料,南迁之事刚刚在朝会上露头,大部分官员便纷纷反对,就差一头撞柱子上以死明志了...
虽然也有同意的,但他们的意见在百官的洪流中显得微不足道。
眼见动静越闹越大,崇祯也不得不留下一句“此事暂且搁置,日后再议”之后,便退了朝。
。。。
早朝结束之后。
乾清宫。
朱慈烺刚刚在自己的东宫吃过早饭,就被崇祯的贴身太监王承恩给叫到了这里。
崇祯稳坐乾清宫的龙椅,指着面前御案上堆成小山高的折子,面带讽刺的说道:“看看,都是反对迁都的,朕连早膳都没吃完,这些折子就跟雪花一样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