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攻破宁武关的速度之所以这么快,绝对是有那些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要知道,历史上真实的宁武关可是守了十几天,这是因为李自成攻打宁武关伤亡很重,期间萌生了退回陕西的想法,犹豫了几天之后才在部将的坚持下选择猛攻破城!
而现在,刚才宁武关逃回来的传令官也说了,闯贼对宁武关势在必得,宁武关只挺住了十天!
这其中少的那几天,八成就是李自成犹豫要不要退回陕西的那几天!
而事实也正如朱慈烺所猜想的那样。
李自成在进攻宁武关的时候,因为伤亡过大,想着先退回陕西休养,日后再重新攻关。但部下的将领却不同意,两个月前突然从京城跑来投靠自己的明朝勋贵和官员也不同意!
一群部下的极力反对,终究是让李自成下定决心,不计一切代价地猛攻,冲锋的前队战死,后队马上跟进顶替,终于是在第十天攻破宁武关!
...
“蝴蝶挥动的翅膀...看来已经不能再完全依靠我后世所学的知识了...”
朱慈烺神情凝重,一想到蝴蝶的翅膀终究会卷动巨大的风暴,他这心情就越发的沉闷。
历史的进程,就要偏移正轨了!
这之后...
“传朕的旨意...”
一道有些沙哑的声音在耳边响起,立马把朱慈烺从沉思中拉回。
低头看去,只见躺在王承恩怀里的崇祯,不知何时已经止住了哭声,渐渐平复了心情。
“父皇,您感觉怎么样?”朱慈烺有些担忧的问道。
“朕无碍。”
崇祯摆了摆手,在王承恩的搀扶下慢慢起身,又坐回到自己的龙椅之上。
随后,崇祯顶着哭红的双眼,继续用他已经沙哑的嗓音说道:“封辽东总兵吴三桂为平西伯、平贼将军左良玉为宁南伯、蓟镇总兵唐通为定西伯、凤庐总兵黄得功为靖南伯....”
崇祯声音不大,但却传遍了整个皇极殿,他用了一些时间,一个个的给如今大明各地还健在的总兵都或大或小的升了迁。
作为执笔掌印太监的王承恩,将崇祯所说的人和该升的官,全都记录在纸上,只等一会有闲暇功夫,再正式拟撰圣旨。
“再者,放弃宁远,发布勤王圣旨,征辽东总兵吴三桂、蓟辽总督王永吉率兵入卫...”
崇祯顿了片刻,有些失魂落魄,紧接着又道:“不够...还不够....再征调唐通、刘泽清、高杰、刘良左,也率兵入卫...”
一个个勤王圣旨相继下达,现在的崇祯,极其缺乏安全感。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