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887章 悟空借宝,牛王误会(1 / 2)

却说孙悟空闻听樵夫之言,知晓了铁扇公主的根脚,心中不免叫苦。

真是冤家路窄!

当年收服的红孩儿,是这铁扇公主与牛魔王之子。

前番在女儿国遭遇其叔如意真仙,已是结下仇怨,

如今又要向红孩儿母亲借宝,岂非自投罗网?

然火焰山阻路,师父难行,纵是龙潭虎穴,也须闯上一闯。

孙悟空辞别樵夫,依着指点,径往翠云山方向而去。

心中正盘算着如何措辞,方能化解仇怨,借得宝扇。

忽见前方祥云缭绕,一位菩萨脚踏莲台,迎面而来,正是那小须弥山的灵吉菩萨。

孙悟空心下诧异,连忙上前见礼:

“灵吉菩萨,您怎来到此处?”

灵吉菩萨面带和煦笑容,还礼道:

“大圣,贫僧特在此相候。”

原来,自取经之事开启,沿途劫难频生,变故迭起。

佛门为护持取经,明里暗里投入甚多,

却因种种缘由,损耗颇巨,

尤其是从红孩儿那一难开始,到真假美猴王,付出之多,着实让如来肉痛。

如来眼见取经路程尚未过半,自家“家底”却日益渐少,心中不免焦灼。

以往为避“过度干预”之嫌,多是暗中布置或待孙悟空主动求助方施援手,

如今却有些坐不住了,决意更主动些,加快进程,以免夜长梦多,损失更甚。

这火焰山乃西行必经之路,若能早日通过,亦可省去许多麻烦。

故而佛祖法眼观照,算定孙悟空此行艰难,特遣灵吉菩萨携宝前来相助。

“大圣可是欲往翠云山芭蕉洞,求借那铁扇公主的芭蕉扇?”

灵吉菩萨明知故问。

孙悟空叹道:

“正是!可那铁扇公主乃是红孩儿之母,只怕难以善了。”

灵吉菩萨颔首道:

“大圣所虑不差。那铁扇公主,又名罗刹女,乃阿修罗族公主,性情刚烈,此事确非易与。其手中芭蕉扇,乃太阴之精叶所化,神通非凡,一扇之下,阴风骤起,能将人扇出八万四千里。贫僧此来,正是为此。”

说罢,从袖中取出一个锦囊,解开系绳,

倒出一粒龙眼大小、色泽温润的“丹药”。

“此乃定风丹,”

灵吉菩萨托在掌中,递与孙悟空,

“含于口中,或妥善安置身上,任他狂风暴雨,乾坤摇动,亦不能动你分毫。那芭蕉扇的阴风,自然奈何你不得。”

孙悟空闻言大喜,连忙双手接过,只觉得入手一片温凉,周身气流似乎都为之安定。

依灵吉菩萨之言,小心翼翼地将定风丹藏在衣领之内,又以毫毛化作丝线,细细缝牢。

“多谢菩萨!”

孙悟空连连作揖,

“有此宝丹,老孙便不怕她那扇子了!待老孙借得宝扇,灭了火焰山火,定当奉还。”

灵吉菩萨微笑道:

“大圣且去,但需谨记,那罗刹女非是易与之辈,即便不惧其扇,借宝之事,亦需费些周折。万事小心,贫僧在小须弥山静候佳音。”

言罢,驾起祥云,自回仙山而去。

孙悟空得了定风丹,心中底气十足,一个筋斗便到了翠云山。

但见这山:

嵯峨势耸,翠黛色蒙。藤萝悬峭壁,松柏挺苍穹。猿啼鹤唳深涧里,流水潺潺奏玉琮。

真是个修真养性的好去处。

孙悟空按下云头,循着山路而行,不多时便见一座洞府,石门紧闭,上刻“芭蕉洞”三个篆字。

门前奇花布锦,瑶草生香,确是一处仙家洞府。

孙悟空整了整衣冠,上前叩门:

“牛大哥在家否?故人孙悟空来访!”

吱呀一声,洞门开启,一名身着蓝布裙、手提花篮的毛女探出身来,打量着他:

“你是何处和尚?来此作甚?”

孙悟空合掌道:

“有劳仙童通报一声,贫僧乃东土大唐往西天取经的孙悟空,途径火焰山,特来拜求铁扇公主,借芭蕉扇一用,以熄烈焰,救济生灵。”

毛女转身入内禀报。

片刻之后,只听得洞内传来一声尖锐怒叱:

“好个泼猴!害我孩儿,还敢上门!”

话音未落,铁扇公主随即取了披挂,拿两口青锋宝剑,一身劲装掠出洞来。

其头裹团花帕,身着纳锦袍,腰束虎筋绦,凤嘴弓鞋,龙须膝裤,柳眉倒竖,杏眼圆睁,正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孙悟空见状,忙躬身施礼:

“嫂嫂息怒,老孙有礼了。”

铁扇公主双剑一指,厉声道:

“谁是你嫂嫂!好个泼猴,害我孩儿,还敢上门讨打!”

悟空早有准备,陪笑道:

“嫂嫂息怒,切莫错怪好人。令郎红孩儿如今在南海观音菩萨座下,做了善财童子,皈依正果,得了长生不老之体,与天地同寿,此乃天大的造化,嫂嫂不谢我引荐之恩,怎反怪罪?”

“巧言令色!”

铁扇公主怒极反笑,

“我儿在火云洞自在为王,何等快活?如今被困紫竹林,青灯古佛,母子分离,这都是拜你所赐!今日你自投罗网,正好报仇雪恨!”

孙悟空见软语无效,索性直说来意:

“既如此,老孙也不多言。只求嫂嫂借芭蕉扇一用,待扇灭火焰山火,送我师父过山,老孙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如何。”

铁扇公主冷笑:

“想要宝扇?先问过我手中双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