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900章 扶桑童子,小雷音寺(1 / 2)

且说灵山,自无当圣母告辞离去,往日梵音浩荡、祥和无边的气氛,却仿佛凝结了一层看不见的冰霜。

九品金莲之上,如来佛祖宏大的法相依旧庄严,

只是那低垂的眼眸深处,再无平日洞彻三界的绝对平静,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挥之不去的阴霾与凝重。

奎牛大闹灵山,辱及自身,更牵扯出上古恩怨,此事绝非偶然。

如来清晰地感受到,这西行取经之路上的劫难越来越复杂,

道门的目的,绝非仅仅是为了分润功德那么简单。

“近来,我佛门威望接连受损,气运亦有动荡之象。”

如来缓缓开口,声音依旧恢弘,却少了几分圆融自在,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郁,

“金兜山青牛阻路,背后是兜率宫;此番火焰山奎牛生事,牵扯出碧游宫。道门如此频频设难,其意恐不在小。”

如来并未明言,但殿中诸佛菩萨皆非愚钝之辈,自然明白佛祖所指。

西行气运关乎佛门未来兴衰,如今接二连三被道门核心人物或其坐骑、童子介入,

不仅拖延了取经进程,更在一次次冲突中折损了佛门的威严,动摇了部分信徒的信心,

使得原本汇聚而来的气运长河,泛起了不祥的涟漪。

而如来自身,作为佛门领袖,在此次事件中被迫隐忍,

威信无疑受到了冲击,可谓损失惨重。

如来目光扫过殿下众圣,最终落在安排西行劫难的几位佛陀菩萨身上,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催促:

“此前议定、着尔等安排下的诸般劫难,布置得如何了?”

观音菩萨率先出列,合掌禀奏:

“回禀我佛,诸多劫难早已着手布置。我等早已遣下坐骑、童子,或点化妖魔,或借用地利,如今皆已成了气候,布下天罗地网,只待取经人一行到来,便可依计行事,磨砺其心志,圆满其功德。”

其余几位负责设难的佛陀菩萨,也纷纷附和,言明各自负责的劫难均已就绪。

如来闻言,微微颔首,眼中精光一闪,语气斩钉截铁:

“既如此,便加快进度!传我法旨,令各方护法神只、暗中随行的迦蓝,务必引导取经人一行,尽快前行,莫要在非必要之处过多耽搁。尔等亦需暗中多加关注,协调各方,务必确保后续劫难顺畅进行,不得再出大的纰漏,以免……再生出如奎牛这般难以掌控的祸端。”

“谨遵我佛法旨!”

殿内诸佛、菩萨、罗汉齐声应诺,

声浪虽依旧宏大,却隐隐透出一股山雨欲来的紧迫感。

如来不再多言,重新闭上双目,指尖微不可察地掐动着,推演着未来可能出现的变数。

法会散去,灵山诸佛菩萨各归本位,暗中遵照如来法旨,加快推动西行劫难。

却说那大日光明佛手中,有一株先天灵根,名曰扶桑树。

曾受其佛法点化,结出一枚灵果。

此果得日月精华,竟自行化形,成一童子,号扶桑童子,平日在大日光明佛座前听用,颇受喜爱。

然此童子在灵山日久,见佛门近来屡屡受挫,

又听闻下界为妖可享逍遥,更可借阻挠取经分润气运,

不由得凡心躁动,贪念渐起。

这一日,扶桑童子趁大日光明佛入定之机,竟偷偷盗取了佛祖两件重宝——大日浮屠与黄皮葫芦。

这大日浮屠乃大日光明佛采集太阳精金、融汇无量光明佛法炼制,专擅镇压困敌;

黄皮葫芦看似寻常,内蕴乾坤,能收人纳物,厉害非常。

扶桑童子得了宝物,心中狂喜,自忖有此二宝在手,何惧那孙悟空?

当即溜出灵山,径往西牛贺洲寻了一处险峻山岭,施法力凭空起了一座庙宇,牌匾高悬,上书“小雷音寺”四个鎏金大字!

其则摇身一变,化作如来佛祖模样,端坐殿中莲台,

又点化些山精树怪充作罗汉、菩萨、金刚、比丘,专等唐僧师徒到来。

却说唐僧师徒离了火焰山,一路餐风宿水,行了数月,正值残冬。

这一日,忽见远祥光霭霭,彩雾纷纷,隐隐有钟磬之声传来。

仔细看去,竟是一处楼台殿阁,宝相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