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638章 不想谈?那就打到你想谈(1 / 2)

1953年1月21日,艾森豪威尔正式就任。

与杜鲁门不同,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是一个根正苗红的军人。

他早就看出美国的选民对战争已经厌倦了,因此‘结束朝鲜战争’也成了他最有力的竞选口号。

现在他上任了,自然是立刻开始着手兑现自己的承诺,体面的结束这场战斗。

然后他就发现,这件事远比想象的要更加棘手。

新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雷德福,拿着文件向他详细报告了美军目前的情况。

“国内因为朝鲜战争而动员的总人数是572万人,美军现在总兵力已经达到了363万人,其中派往东亚的美军高达179万人次。”

“也就,美军每两个士兵,就有一个曾经去过或者正在朝鲜。”

“而我军包括阵亡、负伤、失踪被俘的总伤亡,已经达到了20万人”

“另外,南军的总伤亡人数已经达到了150万人,联合国军其余部队伤亡加起来也有10万人之众。”

艾森豪威尔越听脸色越难看。

然而让他头疼的还不止如此。

雷德福刚刚报告完,国防部长威尔逊也开口了。

“根据计算,今年军事预算最少也得有500亿美元,其中朝鲜战争专项资金要超过300亿。”

500亿美元这个数字一出来,让艾森豪威尔倒吸一口凉气。

“怎么这么多?”

即使美国财大气粗,这500亿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这已经是美国GDP的13%,是联邦政府预算总额的70%。

威尔逊有些无奈道:“总统先生,不管愿不愿意承认,美国经济在多个维度上都已经展现出了战时经济的痕迹。”

“而且被动员的也不仅仅是陆军,为了确保朝鲜的制海权与制空权,海军动用了一半以上的主要作战舰艇。”

“5个航母战斗群被长期部署在朝鲜周边,进行封锁、轰炸以及火力支援任务。”

“空军同样也将近半的作战联队投入到了朝鲜战场,在米格走廊,中美空军多次进行了激烈的喷气式战斗机空战。”

“而空军在整个战斗中投下的炸弹总量,已经达到了65万吨,这断崖式碾压二战太平洋战场上的总消耗量。”

艾森豪威尔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的耳朵。

“一个的朝鲜战场,消耗怎么会如此之大?我们还有希望取得胜利吗?”

雷德福耸了耸肩膀:“我已经到朝鲜看过了,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如果我们想要取得胜利,恐怕得进行全国总动员。”

“这绝对不行。”艾森豪威尔想都没想就拒绝了,毕竟他的竞选口号是结束战斗。

而且还是那句话,苏俄才是美国真正的强敌。

如果让美国的弟们知道,打一个刚建国的中国都要动员全部力量,这些弟们还会团结在美国周边,去与苏俄对抗吗?

艾森豪威尔问道:“你们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一旁的国务卿杜勒斯开口道:“撤兵。”

“撤兵?”艾森豪威尔还是摇了摇头。

撤兵的确是最简单结束战争的办法,但是他现在根本就没有理由撤。

朝鲜战争莫名其妙的打了这么多年,啥也没得到不,美国人还死了一大堆。

这要是凭白无故的撤了,游行怕是立刻就要搞起来。

别4年后的连任,就是2年后的中期选举这关,自己可能都过不去。

见艾森豪威尔这也不同意,那也不同意,几人也没有好办法了。

打又不能打,撤又不能撤,美国完全是被吊在了半空。

讨论了半天,没有任何结果的艾森豪威尔决定自己亲自去朝鲜看看。

几日后,艾森豪威尔秘密访问了朝鲜前线。

指挥部会议室内,艾森豪威尔没有跟卡拉克和范弗利特浪费时间,直接了当的问道:“你们两个打算怎么办?要怎么样才能取得胜利?”

范弗利特一下子来了精神:“总统先生,只要你再给我10个师和32个炮营,我还能打!”

听到范弗利特的要求,艾森豪威尔想起自己看到的志愿军防线上那密密麻麻的坑道,直接摇头拒绝,他可不是不懂军事的人。

艾森豪威尔直接道:“打不动的。”

“首先,即使我把兵力调过来,眼前的防线也几乎不可能突破。”

“其次,即使突破了,越往北打中军的补给线就越短,他们只会越打越强,我们绝无可能推到鸭绿江。”

艾森豪威尔清晰的看到了问题的核心,朝鲜战争已经到了谁也打不赢谁的地步。

即使美国全面和中国开战,也不可能彻底击败中国。

继续下去,双方就只能这么持续的消耗,可是这种消耗只会让美国付出无法接受的代价。

听到艾森豪威尔的话,克拉克和范弗利特沉默了。

大家都是明白人,谁也忽悠不了谁。

不过范弗利特还是不相信自己就这么败了,他还想再拼一把。

“总统先生,我认为我们还能打下去的。”

“之前攻击受挫,完全是因为地形的原因,只要地形不受限制,在各兵种的有力配合下,敌人的坑道防守体系并不难突破。”

“如果您愿意,我可以组织一次空、坦、炮、步联合实战演习。”

“不管下一步是打还是谈,我想这都会起到积极作用!”

艾森豪威尔跟卡拉克看向范弗利特的目光各有不同。

范弗利特神情则是有些紧张,如果不是不得已,他也不想直接挑战克拉克的权威。

但是他没办法,国会里有人质疑他使用的弹药太多,觉得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已经提出了要对他进行调查。

如果不能拿到一个胜利,等待他的就是到国会接受质询。

这个质询是绝对没有好下场的,麦克阿瑟受到了什么样的屈辱,范弗利特清楚的很。

让范弗利特松了一口气的是,艾森豪威尔在考虑半晌后,决定让他试一试。

“可以组织一场规模的战争来进行实验,不过一定要万无一失。”

“我们需要向全世界展现出我们的强硬。”

整体态势打不赢,但不代表局部战场不能打。

正如范弗利特的那样,即使是要和谈,打一场胜仗也是有必要的。

“是!请总统先生放心!”范弗利特有些喜出望外。

为了能改变自己的结局,范弗利特将全身心投入到了这次战斗当中。

按照范弗利特的计划,这次战斗包含了空地协同作战、空地联合打击、步坦协同作战。

目的是向中军和全世界展现美军的联合作战能力。

整场战斗又分为了突袭和捕俘两个动作,只要能抓到几个俘虏,美军就能在媒体上大赢特赢。

为了实现自己目标,范弗利特集结了所有的战斗力量,而行动目标则是选择了金平北丁字山阵地。

丁字山是一个山,但是地势相对平缓,属于西月岭和西马山的中间地带。

最关键的是,这里并不是什么重要的地方,21支队只摆了一个排的守军,只有一条主坑道和两个防炮洞。

因此范弗利特对此战有充足的信心。

坦克开路、飞机骑脸,他想不出,自己能怎么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