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918章 晨光里的告别(2 / 2)

“这些,”杨震看着周淑婷逐渐失去血色的脸,一字一句地说,“是十几年光阴磨出来的默契,是谁也插不进来的。我今生心里只有季洁一个人,从来没变过,以后也不会变。我们的家很温暖,很安稳,容不下任何多余的人和事。”

这番话像一盆冰水,从周淑婷头顶浇下来,让她瞬间僵在原地。她看着杨震和季洁站在一起的样子,明明没有任何亲密的动作,可就是透着一种\"我们\"的气场。季洁看杨震胳膊时那不经意的一瞥,里面的关切是自然流露的;杨震说话时,季洁微微侧头倾听的姿态,是多年形成的习惯。那是一种她从未涉足过的、坚不可摧的联结。

原来那些她以为的\"机会\"——比如杨震夸她报表做得仔细,比如季洁让她帮忙带早餐,不过都是自己一厢情愿的错觉。

“局里刚下了决定。”杨震的声音重新响起,恢复了公事公办的冷静,“鉴于你严重违反纪律,干扰案件侦查,即日起调离重案组,记大过处分。如果不能端正态度,后续处理会更严重。”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透明证物袋,里面装着一本蓝色的笔记本,“昨天整理你办公桌时发现的,这里面不仅有你写的那些……心思,还有多起案件的侦查进度和未公开线索。这些信息一旦泄露,后果你承担得起吗?”

笔记本被证物袋裹着,边角整整齐齐,可在周淑婷眼里,却像块烧红的烙铁。她想起自己在里面写的那些话——\"今天杨组长夸我了季姐好像对我有点冷淡一定要快点成长,能和他并肩作战\",还有那些偷偷记下的线索要点,当时只觉得是自己的小秘密,现在才知道,早就被看得一清二楚。她低头看着身上的警服,那抹藏蓝此刻刺得眼睛生疼,像无数根细针在扎。

寒雾不知何时淡了些,天边泛起一点鱼肚白,带着青灰色的冷光。就在这时,杨震的对讲机响了,里面传来丁箭兴奋的声音:“杨哥,季姐,抓到了!李志强在邻市废弃仓库被逮住了!藏的不是赃物,是一批非法开采的矿石,人赃并获!”

对讲机的电流声在寂静的凌晨格外清晰,周淑婷的身子晃了晃。原来不需要她的\"帮忙\",案子一样能破。

回局里的路上,车里弥漫着一种疲惫后的宁静。车窗外的街景慢慢褪去夜色,露出灰扑扑的墙和光秃秃的树桠,晨光给它们镀上一层模糊的金边。季洁望着窗外,忽然轻轻说了句:“想起十年前那个案子了吗?也是这样的清晨,我们在郊区玉米地蹲了两天,最后把人堵在草垛里。”

杨震笑了笑,左手握着方向盘,右手无意识地碰了碰左臂的纱布:“怎么能忘?你当时低血糖差点晕倒,硬撑着追了二里地。”

“还说我,”季洁转过头,目光落在他的纱布上,“你胳膊怎么样?刚才下车时看你动了下,是不是扯着了?”

“小伤。”杨震不在意地摆摆手,“比起当年工厂那枪,这算什么。”

季洁白了他一眼,伸手轻轻碰了碰纱布边缘,指尖的温度透过布料传过去:“别总不当回事,回去让队医好好看看,该换药换药,该休息休息。你要是倒下了,重案组这堆事谁扛?”

“有你呢。”杨震的语气带着笑意,眼神却很认真。

季洁没说话,只是嘴角弯了弯,转过头继续看窗外。晨光越来越亮,把车里照得暖洋洋的,驱散了凌晨的寒气。

车驶入警局大院时,周淑婷正站在办公楼门口。她怀里捧着叠得整整齐齐的警服,肩膀微微耸动,大概是哭过。看到他们的车,她抬起头,眼睛红肿,里面的执拗已经熄灭了,只剩下浓重的羞愧和茫然,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她快步走过来,把警服递到杨震面前,声音轻得像叹息:“杨组长,季姐,对不起。”

杨震接过警服,布料上还残留着淡淡的消毒水味,叠得方方正正,能看出是用了心的。他沉默了几秒,说:“路还长,小周。当警察,首先要守住的是底线,是初心。这身警服穿在身上,代表的不是特权,是责任。想清楚自己要走什么样的路,还来得及。”

周淑婷用力点了点头,眼泪又涌了上来,这次却没掉下来。她吸了吸鼻子,转身一步步离开。晨光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单薄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走,可脚步却比来时稳了些。

季洁望着她的背影消失在街角,轻声说:“真正的光芒,从来不是攀附别人的影子,而是自己活成一束光。她还年轻,摔这一跤,未必是坏事。”

杨震转过头,对上她的目光,两人相视一笑。不需要太多话,多年的默契在不言中流淌。重案组办公室的灯还亮着,从窗户看进去,桌上的卷宗已经堆起新的高度,像座等待翻越的小山。

他们并肩走进办公楼,走廊里的脚步声清脆而坚定。阳光穿过走廊尽头的窗户涌进来,带着驱散一切阴霾的温暖,落在他们身上,落在那身藏蓝的警服上,明亮得让人心里发烫。新的案子还在等着,新的挑战也在前方,而他们并肩走过的路,还在晨光里,不断向前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