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露水还挂在育苗棚的塑料膜上,林小丧正蹲在地里给新栽的草莓苗浇水,忽然听见村口的大喇叭响了——是村支书在喊:“合作社的家人们,县里的农技专家今天来指导,大伙儿赶紧到晒谷场集合喽!”
她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往晒谷场走时,远远看见孙悟空正扛着梯子往老槐树上挂横幅,红底白字写着“科技兴农,共富共荣”,猪八戒在底下扶着梯子,嘴里还叼着个没吃完的馒头,含糊不清地说:“慢点挂,别把去年的奖状蹭掉了……”
晒谷场已经聚了不少人,马嘉祺正给农技专家递资料,指着图纸上的大棚设计说:“我们想在北边再建个智能温控棚,您看这选址行不行?”专家拿着笔在图纸上圈点,时不时点头回应。
林小丧找了个角落坐下,旁边的老婆婆正给怀里的孩子讲:“以前啊,咱村连买袋化肥都得走十里地,现在好了,专家上门教技术,合作社还管统一收购,你看你爹妈种的彩虹玉米,去年卖了不少钱吧?”孩子似懂非懂地点头,手里攥着颗刚摘的草莓,笑得眯起了眼。
正说着,孙悟空突然跳上旁边的石碾子,挥着胳膊喊:“家人们!专家说咱的草莓品种能申报地理标志了!以后咱这‘思鱼乡草莓’就是名牌啦!”人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有人敲起了锣鼓,几个孩子追着跑着,把手里的彩色气球放飞到天上,和晨雾里的朝阳撞在一起,亮得晃眼。
林小丧看着这一幕,悄悄退到田埂边。新翻的泥土带着腥气,混着草莓苗的清香,风里飘着远处小学传来的早读声。她弯腰摘了颗熟透的草莓,放进嘴里——甜津津的,带着点阳光的味道。
不远处,马嘉祺正和专家握手,转身时瞥见她,笑着挥了挥手。林小丧也举起手里的草莓晃了晃,心里忽然踏实得很。那些曾经的艰难像被晨雾打湿的脚印,虽还留着痕迹,却早已被新的泥土盖住,长出了更鲜活的东西。
日子就像这草莓藤,看着柔弱,却能顺着架子一直爬,爬过贫瘠的田埂,爬向挂满果实的秋天。
晒谷场的热闹还没散去,林小丧已经蹲回草莓地里。刚浇过水的泥土泛着润润的黑,草莓叶上的绒毛沾着水珠,连空气里都飘着股清甜的水汽。她捏着小铲子给苗根培土,忽然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是马嘉祺和农技专家走了过来。
“小丧,专家说你这草莓苗间距留得正好,通风透光,不容易生病。”马嘉祺的声音里带着笑意,手里还拿着专家给的几本种植手册,“这是省农科院最新的技术资料,你看看有没有能用上的。”
专家蹲下来,手指轻轻拨开草莓叶,指着土里的蚯蚓粪:“用这个当底肥很明智,既环保又能改良土壤。等坐果后记得补点钾肥,甜度能再提一个档次。”他抬头看向远处的大棚,“你们这智能温控棚的选址不错,避开了西北风口,冬天保温能省不少电。我回头让人送套土壤墒情监测仪过来,埋在地里就能实时看湿度,手机上就能调滴灌,省不少事。”
林小丧听得认真,笔记本上记了满满一页,连专家说的“草莓花期要防灰霉病,得在棚角挂硫磺熏蒸器”都画了重点。等专家被村支书拉去看新修的灌溉渠,她才抬头冲马嘉祺笑:“感觉又学了好多东西,以前总担心种不好,现在心里有底了。”
“可不是嘛。”马嘉祺蹲在她身边,帮着拔掉棵杂草,“上次去省城开会,人家种草莓都用上无人机授粉了,咱也得慢慢赶上来。等智能棚建起来,就引进套自动分拣机,省得大家蹲在地里一颗一颗挑。”
正说着,猪八戒拎着个竹篮跑过来,篮子里装着刚蒸好的玉米饼,还冒着热气:“专家和小马书记,快尝尝俺新做的!加了咱合作社的玉米面,比白面的香!”他把饼往田埂上一放,凑过来看草莓苗,“这小玩意儿啥时候能熟?俺等着摘第一颗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