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661章 朱标和姚广孝的首次谈心(2 / 2)

朱标同样离了大殿朝外走去。

今夜的月色格外璀璨,月光如水,淡淡如瀑照在前方,朱标亦是稍稍恍惚了一下,目中闪过一丝犹豫,但迅速便被前所未有的坚定取代。

再次一步踏出,对着身边的小吉祥吩咐道:“今夜朕要出宫。”

“是,陛下。”

小吉祥连连躬身行礼,随即前去准备。

深夜之时,宵禁已至,街上无人。

黄色轿辇的马车从崇武门而出,顺着朱标的吩咐,很快便来到了御史中丞姚广孝的府宅。

一切从简,绝对低调。

只是让门房稍稍通报了一下,朱标就已走进这姚府,来到了姚广孝面前。

书房之内。

姚广孝正在处理一些白日的事务,还有些家宅之类的情况。

烛火通明,哪怕是书房外的长廊,也因八角宫灯照耀,朝外看去如白昼一般。

此前的磁石发电项目不过只是一场试验,为的便是吸引商贾投资,以此减缓国家财政及吏部、户部那边的压力。

具体真正落实到各个地方,还有着一段很远的距离。

“微臣见过陛下。”

忽然间书房的门开了,姚广孝一对虎眼朝外一看,见得朱标身影,迅速起身行礼。

若是方外之人斩断红尘,他姚广孝面对今日前来的朱标,或许会更心神平静些,可惜他已被红尘所扰,心头有了牵绊之物,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目光直视着面前的姚广孝,朱标笑意盈盈,淡然开口,略带调侃之意:“今日朕是该称之为祭酒,还是该称之为老师,或是中丞?”

朱标一笑,姚广孝摇了摇头,苦笑着道:“一切都任凭陛下心意。”

“那便称之为姚大人。”

朱标再度点头,姚广孝同样附和。

随后双方就坐。

姚广孝亲自端茶,朱标也不客套。

朱标既是陆羽的学生,同姚广孝之间也早早相识,在他还是洪武一朝的太子时,双方也就算见过数面。

如今到了这一朝,姚广孝更是他在朝堂、天下社稷之中赖以仰仗的臣子,两人之间的关系,颇有几分昔日太上皇朱元璋同陆羽之间的君臣情谊。

姚广孝同陆羽那般不贪财不恋权,自是世间任何一个君王最想要的贤臣。

所以朱标虽对实学派系有所顾忌,但由于目前是姚广孝引领,对于实学派系大抵之上还是继续纵容的。

国朝需要实学的魄力。

他这位帝王也同样需要实学一道,继续为大明提升国力。

“都说姚大人有着不逊色于先生之才,今时今日,不知姚大人可知朕深夜前来所为何事?”

朱标一张口,便为姚广孝挖了一个大大的陷阱。

姚广孝若脱口而出,岂非是在揣摩圣意?

虽不算罪名,但也绝对是为官者的大忌;可若是说不知,此事又会降低圣眷,对朝堂之上的仕途亦是有着极大的影响。

但那是对于其他官员而言,对于姚广孝便全然是另外一回事了。

姚广孝摇了摇头,略一思忖,便已是得出了答案:“想必今夜陛下前来,为的应当是实学国策,为的应当是娘娘。”

“你倒是好大的胆子。”

朱标并未惊讶。

姚广孝的才华他是知道的。

“哪怕是昔日在父皇面前,先生可都不会这般直言。”

“或许陛下胜过太上皇数分,所以微臣自是胆子会大上一点。”

姚广孝语气平静,神态倒是一如既往那般从容。

朱标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往下说。

姚广孝听后也不推脱,侃侃而谈间,再度说出了朱标一直以来的顾虑:“其实陛下想多了。”

“自先秦而来,始皇一统天下,随后秦亡汉兴,西汉、东汉之后便是三国,再后便是乱世,先有隋后有唐,之后唐节度使之乱,又是乱世。

最后建宋,宋又有北宋、南宋之分,然后便是关外之人趁中原未曾防备闯关,有了大元,此后便是我大明。

而陛下此前所忧之事,既已在大唐之内发生,便绝不可能在我大明之内再烧起来。

皇室不允,宗室不许,还有那奉天大殿的群臣百官,也绝不会眼睁睁看着。

这天下自有了第一位皇后至尊,有了第一位皇后掌权垂帘听政之举,更有了那武周的第一位武媚娘,从此之后便决然不会再出现第二位了。”

姚广孝近乎笃定一般徐徐道来。

“姚大人爽快。”

朱标思索一阵,默许着点了点头。

其实姚广孝此刻所说的这些。

他朱标并非想不到,不过是借着旁人之口说出自己的心思,“那依着姚大人所言,朕该如何作为?”

朱标在问,姚广孝在答:“顺其自然!天下之权尽在陛下,陛下之权尽在我国朝未来国本。

太子之尊哪怕后宫之处有所牵连,也不过只是片刻而已。”

姚广孝继续言道,寥寥数句,便已将女子和男子对于国朝的权柄关系全部剖析而出,分析得极为透彻。

到最后更是将朱标彻底说服,心头也全然放下了对皇后常氏的那一份忌惮。

这丝忌惮来得也算巧妙:实学国策下,清源县的女子林幼娘入了国子大学,而众所周知,国子大学出来的便是未来的朝堂社稷之官,自是有了一定权势。

男子有权势,朱标不放在心上,可女子有权势,虽非开天辟地,但在大明也算是让人有些防备之意了。

他朱标当然有所忌惮,若是武周之事再发生,大明一朝他朱标百年之后见了父皇,也是没脸见人的天大笑话。

“多谢姚大人解惑。”

朱标再度拱手,来时他心事重重,好似泰山压顶;走时身轻如燕,一切尽是安然。

而从朱标对待姚广孝的态度,便能看得出姚广孝终究和陆羽之间还是有着区别的。

师生的身份无疑让陆羽在皇家之中的地位远超其他臣子。

尤其陆羽可不是简单的太子之师、帝王之师这么一个说辞,而是近乎一整个皇家朱家之师,这其中的说道可就当真大了去了。

若是有朝一日朱家有加害陆羽之举并付诸实行,恐怕天下的文人臣子对朱家便会如同明末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