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们对宫廷虽有影响,对国朝终究局限颇大。
所以学生认为,哪怕开了实学,女子入了朝堂、有了官位,恐怕也不过十不存一。
尤其到了一定地步,除非女子掌权为官者能有破天般的功绩,才有可能登上高位,却也极有可能有名无实。
只有一代一代的女子不断往前长驱直入,才可能在朝堂之上占据一席之地。”
朱尚炳身为秦国太子,帝王之术学得不错,寥寥数语便能看出他对朝堂局势的分析,也能看出有朝一日女子登台,势必会受到朝堂高官的集体抵制。
在低位时尚可,一旦有威胁到他们的可能,势必会被以雷霆手段打下,这才是大多数朝堂重臣理所应当的行径。
“学生暂时想到的便只有这些了,还请先生赐教。”
“分化。”
陆羽闭着双目,拧着眉头,片刻间便脱口而出这两个字眼。
朱尚炳继续沉思,可半晌却无所获。
陆羽也不急,在旁边赏鱼,继续默默等候。
若朱尚炳一直若有所思却无所得,待到几日之后再来,也在陆羽的意料之内,只是这般下来。
他对朱尚炳的看重自是会少上几分。
这可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天子该有的表现。
幸好朱尚炳没让陆羽太失望:“先生说的,莫非是强与弱之间的分化?
可这似乎同男女无太大关系,尤其那些女子加入实学、能有所作为,更不会做出这般蠢笨之事。”
朱尚炳缓缓说道。
“你如何得知?”
陆羽淡淡一句,便把他的话全堵了回去。
“这……”
朱尚炳拖着长长的尾音,半晌说不出话来。
只因女子入学之事,距离掌权都还远未发生,有朝一日若真有分化,那也是男女在朝堂之间的关系,更是遥远。
他朱尚炳哪怕想要实践,也一时不知从何下手。
“这世间本无男女之分,只有各自利益权衡。若不可向上攀附,便只有向左右逢源、继续结交;而利益有所冲突时,摩擦是必然的。
无向上之心,便会圈地自封,虽有所消耗,但于上层而言却是极为有利。”
陆羽缓缓道来,“这也正是为何在大明之初,多少世家大族还有地方豪族,对此事并未如想象中那般抵抗,甚至还有成全之意。
毕竟于这些世家大族而言,平民女子又岂能比得过他们家的女儿?
只是他们未曾想到,这般一来,对于世家大族、地方豪族的内部,同样也有了分化之效。”
“平衡之意或许也想到了,但却是挡不住这惶惶大事。
便如同那推恩令一般,于后代子女身上所动的手脚,又有几人能够防得住、挡得了?”
陆羽一句再问,顿时朱尚炳闭口不答。
此刻的他将己身带入其境,绞尽脑汁,额头上很快渗透出一层细密的汗珠。
往那个方向想,却是连他这太子之尊也似是无力改变,到最终也只能听从而为,否则莫说后代子孙,怕是在下一代,家族便要因此分崩离析。
将所有一切想通,朱尚炳幽幽的目光再朝陆羽看去,这一刻他目中尽是震惊:“未曾想先生对于这国朝至理一事竟也如此精通。
既是这般,先生为何不在大明奉天殿之上更进一步,手中不掌权势?”
朱尚炳又有不解之处,陆羽依旧不答。
只是将此言当作对方的课后作业,让他自己细细思索。
若能有所获,也算是对方的福分,能对臣子之心更加了解;若无所获,哪怕日后他朱尚炳在秦国之内登基为帝,也不过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哪怕碰运气、凭大运将国事运转起来,其结果也一定美中不足,隐有后患。
朱尚炳离去不久,陆羽的身影依旧矗立在阁楼之内。
良久过后。
他浅浅一笑,面容中也多出一丝无奈。
对于女子入学后掌权,还有上位者的担忧想法,陆羽最初来到这大明时是真真未曾想过。
毕竟当时的大明还处在封建王朝的发展阶段。
可这才过去多久?
哪怕有他大力支持、促进实学,这变化也未免太快了些。
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体力的弥补使得男女之间生理上的差异迅速持平,之后发生这样的事情似乎也顺理成章,但想要出现一个合适的契机,却是极难。
这一点的确出乎了陆羽的意料。
不过唯一的好处是,这种风险及其中的隐患,一时半会倒不用他前去处置。
有那姚广孝、奉天殿上的群臣百官,还有一众老一辈的猛将文臣前去处理,这大明的底子够厚,塌不了的。
甚至莫说伤元气,恐怕就连伤筋动骨也都不太可能。
阔别几日,朱樉对于此事悬而未决,虽已落实,但心里还有几分忧虑,寻到陆羽索要了一个答案后,这才匆匆离去。
“所谓女子掌权,不过也只是名目罢了。
对于帝王、对于皇家而言,女子掌权和男子掌权的区别真的很大吗?”
陆羽这杀人诛心的疑问让朱樉迅速明了,随后也就坚定不移地开始执行这个实学国策。
不过在当下的大秦,哪怕女子入学也只仅限于他们这些大名人。
对于倭人的限制依旧要有,除非他们付出极大努力,乃至对大秦做出昭彰功勋,或许才能有这般殊荣,否则还是老老实实当这封建王朝的一份子。
莫说掌权,哪怕求学对他们而言也都是一种奢望。
国与国之间便是如此。
若非大明想要如同汉武帝时期那般征服一城便使其成为国土,否则如今的倭国理所应当该是一处殖民地。
那些战败之国的人也理所应当处于这般处境。
……